東江之水越山來 區別對待不應該

每逢中港矛盾惡化,總有內地網民要求斷絕對港供水供菜,他們也許不知道供水及供菜並非無償,而是貨銀兩訖的交易,更不知道供水交易隱藏不平等因素,那就是無論供水價格還是供應模式,都由供應方說了算,作為消費者的港方幾乎無從置喙。東江水再次加價,亦再次因為水費高昂及統包總額的奇葩模式,引起議論紛紛。

未來三年內,東江水供港總額增至一百四十四億多元,較過去三年約一百三十五億元,加幅近百分之七。表面看,今次加價幅度不算很大,但實際上,由於東江水供港在過去十多年內錄得顯著加幅,這是高基礎上的加價,每立方米水價達到七元。早有人注意到,馬來西亞對新加坡供水,價格只有廣東對港供水的二百六十分之一,兩者可謂天差地別,一國之中兩個地區之間的供水價,竟然比兩國之間的水交易更貴,顯然並不合理。

每條河流的流域環境及水源保護的情況不盡相同,供水成本有高低,這可以理解,但同樣是東江水,供給深圳及東莞大約每立方米一元,供給澳門是兩元多,都只有香港水價的幾分之一,可見供水面前,並非一視同仁,而是各地不平等。一國兩制大家聽得多,供水竟然也能搞出一水三制,香港人有被「特別照顧」的感覺何足為奇。

更何況,被區別對待的不僅是水價,還有供水模式。對港供水過去一直是按量收費,到了二○○六年,突然變成「統包總額」,由廣東向香港供應一定額度的水,用得完用不完,都是一個價,即使對港實際供水每年都少於約定的額度,但錢是一分都不能少的。由於供過於求,導致每年有大量的珍貴水資源流入大海,而水用之不竭,也一定程度上鼓勵浪費用水,這同中國水資源總體緊缺、同主張節約用水的大潮流背道而馳。更惹人非議的是,對港供水是統包總額,對深圳及澳門則繼續按量收費,香港又被視為另類。

統包總額在香港早就備受詬病,而立法會不論建制派還是反對派,在批評統包總額方面倒是驚人的一致,足證民心向背。然而,每次港方提出有關問題,粵方卻藉口多多,並且一再強調這個模式對香港利益最有保障。國家領導人說,鞋子好不好穿,只有自己的腳知道,同樣道理,統包總額對香港好不好,也是香港人最有發言權,廣東方面根本不應該越俎代庖,利用供水壟斷地位強迫香港接受。不可不知,負責東江水供港的是一家上市公司,公司股價年年增長,對股東當然好,但想過作為消費者的香港人感受嗎?

東江之水越山來,既體現中港經濟融合,更彰顯中央對港關懷,可惜東江水供港未能令港人飲水思源,反而怨氣不少,淪為中港關係的磨心之一,甚至為港獨分子提供口實,明顯「有違初心」。國家既然決定對港人實施「國民待遇」,東江水就是一個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