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大國雄心成色足 外交系統權勢增

中共十九大之後,丁薛祥、劉鶴、楊潔篪等三位新科中央政治局委員,共同組成了新的「三駕馬車」,陪同習近平出席APEC峰會及出訪越南、老撾。

若論新一屆政治局最出人意料者,當屬「二楊」,一位是中央紀委第一副書記楊曉渡,同時擔任了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書記處書記;另一位就是目前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楊潔篪。他們的「入局」,都直接反映了所在系統過去五年的權勢擴張。

主動作為 展現新風

中共在外交系統的布局,這些年經歷了幾次改變。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本世紀初,國務院系統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或副總理吳學謙、錢其琛都擔任政治局委員,兩人各任了兩屆政治局委員,吳是十二、十三屆,錢是十四、十五屆。十六大錢其琛卸任後,其後國務院主管外交的領導人由副總理降格為國務委員,也不再進入政治局,包括唐家璇、戴秉國及楊潔篪過去五年的任期。

這與整體大環境有關。胡錦濤時代,整個中國外交抱定所謂「韜光養晦」的鵪鶉心理,名為「和諧世界」,實則凡事和稀泥、搞妥協,不僅被日本小泉純一郎搞得被動不堪、對北韓有求必應,也屢屢被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戲耍,整體乏善可陳。

而十八大之後則不然,外交與內政一樣煥然一新,大手筆不斷,大動作頻頻,習近平明確指出「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國外交主動作為,深度參與全球治理,展示出前所未有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提出中國方案、中國主張。在思想理念方面,提出正確義利觀、新安全觀、新發展觀、全球治理觀、親誠惠容周邊外交新理念。在為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方面,提出或發起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在多邊外交領域,中國利用G20、APEC、金磚、上合等機制,不斷尋求話語權和規則制訂權。中國正從世界舞台的伴舞者,逐步成為領舞者。

與之相對應,外交在全局工作中重要性提升。過去五年,楊潔篪與栗戰書、王滬寧,是習近平在外交方面的「三駕馬車」,楊除了擔任國務委員,還兼任中央外事領導小組、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一四年併入新組建的國安委)、中央維護海洋權益領導小組三個機構的辦公室主任。而這三個小組的組長均為習近平,足見楊之被倚重。這與栗戰書、王滬寧分別兼任中央國安委辦公室主任、中央深改小組辦公室主任一樣,是參與核心重大決策的體現。

「三駕馬車」在十九大皆官升一級,栗戰書、王滬寧由政治局委員晉級常委,楊潔篪則由國務委員「入局」。楊潔篪也成為歷史上第一位曾擔任過駐美大使的政治局委員,他早年曾擔任美國前總統老布殊訪華期間的翻譯,外交生涯曾三度駐美,堪稱是一位「美國通」。未來對美外交仍然是中國外交主軸。

外交體制 有望改革

在十九大上,「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被列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新時代中國外交作出了頂層設計。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目標就是要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顯示,中國正在雄心勃勃推進打造一個有別於美國主導的國際新秩序,開創一條有別於華盛頓和莫斯科的道路,為中國奪回世界強國地位,實現偉大復興。

這就要求必須有更強大的外交班底來落實規劃,開展工作,故不排除在十九大至明年兩會,對外交系統的領導機構及人員班底進行新的改革部署。作為幕後決策協調角色的中央外事領導小組,有望進一步走到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