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無申報的情況下偷步於商業電台「開咪」,繼而又計劃於香港電台節目做嘉賓,事件連日於政圈熱議,曾俊華解畫稱基於拍攝或錄製電台或電視節目並無收取報酬,加上不涉及個人受僱於任何機構,明示暗示沒有申報的必要,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人疑似透過個別傳媒「放風」,暗指港府向曾俊華及港台「施壓」。
事實上,曾俊華個案的來龍去脈並不深奧,唯一令人大惑不解的地方,就是曾俊華在政府查詢下仍選擇不配合,因為有關做法與過去一段長時間,大批前高官離職後有新動向的做法大不同,據報他們的指定動作是事無大小都會向政府相關委員會申報或通知,有關機制及程序亦一直行以有效。
若然把事情看闊一些,已退休或離任的首長級公務員,於一段規定時間內從事外間工作亦要申報,舉例指事件細微如某人出任某個比賽的評判,出席活動擔任講者等,有關資料會載列於登記冊並供公眾查閱。
由此觀之,曾俊華的「兩不」,即不申報、不合作做法是站不住腳,一來曾俊華是港府前高官,早年長時間手握財金大權,一旦「開咪」有片言隻語「爆料」,後果都是災難性,因此為了現行機制完整性,政府在「把關」時肯定是「宜緊不宜鬆」。
另一方面,政府亦無可能對曾俊華不合作做法視而不見,因為一旦噤若寒蟬,不但對以前一大批前高官循規蹈矩申報極之不公道,這個壞先例一開,隨時會令未來一批政治委任官員離任後「有樣學樣」,因此政府別無選擇,只能把事件浮上水面迎頭反擊。
究竟曾俊華最終會否面對現實向政府申報「開咪」,仍是未知之數,但可以肯定的是,現行申報機制屬「君子協議」,今次似乎是一個契機予政府,檢視對故意違規者沒有實際懲罰一環,以進一步減低任何人挑戰機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