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經常長出米粒硬塊,似生「眼挑針」,但不痛不癢,小心患上惡性眼瞼皮脂腺癌。眼瞼皮脂腺癌的初期表徵與眼瘡極為類似,醫生也難察覺。香港眼科醫院最新研究發現,五成五患者在病發初期被誤診,令發病至真正確診平均需一年時間。眼科醫生呼籲,如市民的眼瞼持續出現腫塊及反覆發炎,需盡快求診,且要詳細向醫生講述病徵。
香港眼科醫院追蹤廿二名於二○○一至二○一五年間求診的眼瞼皮脂腺癌患者,平均年齡為六十五歲,以女性居多。研究發現,當中十二人在發病初期被誤診為眼瘡或瞼緣炎。有三人出現癌細胞擴散,其中一人因擴散至口水腺致病情嚴重,三年後去世。眼瞼皮脂腺癌的成因未明,但醫學界發現亞洲人、長者、曾接受放射治療人士較為高危。
香港眼科醫學院委員袁國禮昨表示,要確診是否患癌需要抽取軟組織做活片檢查,但由於初期病徵與眼瘡類似,眼瞼出現米粒硬塊,「技術上好難個個生眼瘡病人都抽組織」,因此醫生一般會先處方藥膏及眼藥水治療。若病人塗抹一段日子後腫塊仍未消退,割開眼瘡又不含膿,此時才會做活片檢查。
惟不少患者塗抹藥膏後見腫塊不痛不癢,未有覆診,引致延誤診治。眼瞼皮脂腺癌的腫塊與眼瘡唯一分別是前者不會紅腫疼痛,但反覆發炎,因此要定期覆診向醫生交代病徵。
香港眼科學會秘書長李琬微表示,治療眼瞼皮脂腺癌主要透過手術切除癌腫瘤,再移植唇部黏膜及眉心皮膚重建新眼瞼。但若癌細胞擴散至眼眶,或需切去整個眼眶包括眼球。
五十二歲的黃先生六年前發現右上眼瞼出現像沙粒般的微小腫塊,不痛不癢。他一個月內求醫,獲處方藥膏及眼藥水治療。一年後眼瘡變大,壓到眼球影響視力,他到眼科醫院割開眼瘡檢查,由於無含膿,情況亦不見改善,醫生安排抽軟組織檢查,終確診眼瞼皮脂腺癌,需做切除及重建手術。三年前癌細胞擴散到耳下腮邊,黃先生需再做切除手術。現時他的情況良好,眼瞼開合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