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項鐵人比賽運動劇烈,體力要求高。心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稱,除非有急性心肌梗塞等較嚴重情況,否則病人一般接受「通波仔」手術一個月後已可做適量運動,而病人如要做劇烈運動或參與比賽,應先徵詢醫生意見,醫生會就病人的身體、血管情況及支架長度等作評核,他認為如今次意外事主般的年長患者,不宜參加劇烈和競技性的運動。
曾接受過「通波仔」治療的病人,或擔心自己的身體不能負荷,但不應就此放棄做運動。何鴻光醫生表示,病人一般接受「通波仔」手術後,出院即可以去「行吓商場」,輕鬆散步,待一個月後便可開始做適量運動,例如行山、游水及打羽毛球等。但運動前要先拉筋及做熱身運動,凡事量力而為及格外留神,身體一出現不適,便應停止。
何又稱,接受「通波仔」手術後,首年要服用兩種降血小板藥,另外亦要長期食降膽固醇藥,而飲食方面亦需要配合,盡量食得清淡,「唔好咁油、唔好咁肥膩」。 他認為,今次意外的死者已六十六歲,「年紀都唔細,身體其實都退化緊」,加上他去年才「通波仔」,又要長期食降膽固醇藥,認為他不宜參加此類又劇烈又帶競技性的運動:「如果佢係我病人,我唔會建議佢去,如果係跑「半馬」(半程馬拉松)都算啦,但三項鐵人真係唔好」。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指,香港的成年人中有百分之卅五有高膽固醇,而他們患有心臟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三至六倍。若病人有血管收窄或阻塞情況,即俗稱冠心病,即要接受「通波仔」手術,術後復發率約百分之十。而患者在術後二至六星期,要按醫生指示進行運動,黃指有心臟病的人士,如每天適量進行四十五分鐘運動,可降低心臟病病發機會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