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涌炮台見證香港歷史變遷

【本報訊】東涌在不少人心中的印象是往機場必經之地,但原來只要大約三十分鐘左右的路程,就能到達一條名為下嶺皮的村落。在一幢幢新式大廈包圍下,有座清朝遺留下來的炮台,而這裏就是著名的香港海盜——張保仔與清兵大戰的地方。

東涌炮台的位置,興建於東涌及赤鱲角之間的山邊,面向的是一片未被填土的海洋。別小看它以為只是個小小的四方城,香港史學會執行總監鄧家宙博士指,於一八○九年,當時張保仔被清兵重重圍困,他就是躲藏在東涌炮台,成功避過追殺。

他說,清廷為避免將來有其他海盜把這個海灣變成賊窩,加上一八三○年代,英國人經常在這範圍水域進行走私活動,滿清政府決定在這個位置興建炮台,防範外國人與海盜。

小型展覽了解昔日農民生活

炮台的城牆由花崗石砌成,分別有三道拱形的城門,包括東面的「接秀門」、西面的「聯庚門」以及北面正門「拱辰門」。而在北面牆上有六支大炮,雖然已經不再是當年守護海岸的那六支,但倒是如假包換的真大炮,同樣有歷史價值。這六支大炮鑄造於一八○五年至一八四三年間,刻字已因歲月洗禮變得模糊。

沿炮台旁小路拾級而上,就能走到山上的城牆,遠看有點像小長城。這個小長城每級樓梯卻不小,全都約有一呎高,凹凸不平又難走。沿着城牆走一圈,更能感受到新舊的交替,在正門飽覽到的是現代樓宇建築,但行到後山,卻似是回到光緒年間的荒蕪,別有一番風味。

直至香港及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後,此處的軍防意義大減。一八九八年,新界全歸英國統治後,「呢個地方直頭係荒廢。」鄧博士說,後來政府為善用空間,先後將炮台位置用作警署、華英中學校舍、東涌鄉事委員會及東涌公立學校等,但隨着東涌發展後,學校已遷移,變身現在的街坊活動場地,以及一個小型的展覽中心,放置耕種用的工具,讓大家進一步了解以前農民的生活點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