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註冊西醫受專業守則規管不得賣廣告宣傳,市民選擇醫生往往靠熟人介紹。近年網上出現多個醫生資訊網站,網民對醫生留下評語和分數。這些網站的留言隨時影響相關醫生的聲譽,有自稱執業醫生人士爆料,指個別網站推行收費會員制,醫生付費後可刪除對自己的負評,留言可經醫生過目,並且只刊登正面評語。相關網站否認此運作情況。醫生組織認為,若醫生付費故意篩走負面評語,或有機會違反醫生專業守則,呼籲醫生勿參與。
坊間多個醫療平台提供診所地址、診症時間等資訊,部分可讓市民求醫後留言和為醫生打分。自稱私人執業醫生的張先生(化名)表示,五年前接到網站管理員電話推銷,稱付費參加會員計劃後,可刪除自己的舊負評;若有新留言,網站會電郵通知醫生決定是否刊登。他去年決定不續會,不久即出現針對他的負評,他擔心負評嚇走病人,又再付費成為會員。他懷疑網站自行撰寫負評,「有被威脅的感覺,決定公開,不想病人被網站欺騙。」他又展示該平台發出的收據,顯示收取「會員資訊管理服務」費用,一年四千五百六十元。
記者向有關網站負責人查詢,對方最初對收據表示沒有印象,及後稱應是攝影費用,「唔敢百分百肯定,但試過搵外判公司拍攝,有攝影師幫醫生影網站人頭相」。該負責人聲稱,設平台供病人溝通,患病時多個渠道了解不同醫生評價,「我哋咁有心去做,唔知點解畀人咁講。」
本身是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表示,若醫生付費篩走負評,有機會被醫務委員會視為「宣傳」,涉違反專業守則。醫生刻意隱藏負評,可能誤導病人,對病人不公平。醫委會成員、醫學會會董鄭志文表示知悉類似網站存在,但未聽聞付費會員制,若醫委會收到投訴,會討論是否跟進。醫學會留意到有網站提供播片平台,醫生可「買位」上載公眾教育短片,他建議醫生不要參與,以免被誤當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