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樹木辦短視 塌樹屢釀傷亡

過往曾發生多宗塌樹致死傷意外,因而於一○年催生了樹木辦,惟事發多年後仍不時有受蟲害侵蝕樹木致倒塌的意外發生。環保組織直指樹木辦未有效監察部門有否跟從發出的指引,只管做好風險評估的工作,更屬短視。

僅做風險評估

今年七月,粉嶺新運路一棵受白蟻侵蝕的鳳凰木突然倒塌,壓毀三車,小巴上乘客驚惶逃生,一名乘客受傷;前年,中環下亞厘畢道舊政府總部對開一棵十五米高的細葉榕倒塌,擊中一對姊妹。在○八至一四年,更先後發生三宗致命意外,一四年,半山羅便臣道斜坡一棵十幾米高的印度橡樹塌下,令一名孕婦傷重死亡;一○年,沙田圓洲角一棵盾柱木受真菌感染而腐爛折斷,壓死踏單車途經的男子;○八年,赤柱大街百年古樹刺桐倒塌,致一死兩傷,死者為港大女生。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認為樹木辦角色尷尬,在制訂樹木政策予政府部門方面,只是單向發出指令,但部門有否執行或「貼地」實行有關政策,則是另一回事。他又指,近年樹木辦只集中做風險評估,不斷修剪樹木,「因為最快手又達到效果」,短線看似乎將風險降低,但樹木不斷修剪,亦會增加感染真菌的機會,長遠來看,塌樹風險更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