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爆「翻版鄧桂思」事故

瑪麗醫院驚爆「翻版鄧桂思」事故!一名八十一歲乙肝女病人因患癌接受化療,去年中完成療程後,本應續獲處方一年抗病毒藥護肝。惟過去一年,先後有三名醫生為她覆診,都沒有處方有關藥物。直到上月底,病人驗血發現肝酵素上升,院方始揭發病人被開漏藥。女病人出現急性肝炎,現正留院,情況嚴重。然而,發現事件後,瑪麗醫院事隔八日才向醫管局呈報,醫管局昨日公布事件,瑪麗醫院會成立調查委員會,預計八周內提交報告。

港島西醫院聯網行政總監陸志聰表示,女病人去年五月完成化療後,先後覆診四次,由四名醫生診症,但其中三名醫生漏開抗病毒藥。女病人預約了本月四日覆診,上月廿八日進行覆診前抽血,兩日後的驗血報告顯示其肝酵素上升,須即日入院治療。臨床部門翻查其藥物紀錄才揭發事件,病人現已獲處方抗乙肝藥。

揭發八日才向醫局呈報

瑪麗醫院本月八日向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作早期事故通報,前日事件被列作重要風險事件。院方會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調查事件,前日已向病人家屬交代事件。

醫管局本月一日才制訂指引,要求醫護人員向乙肝病人處方免疫抑制藥物時,需預先處方預防性抗病毒藥物。據悉,免疫抑制治療包括化療及處方高劑量類固醇,醫管局亦特別培訓內科、臨床腫瘤科和兒科人員等高危部門。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表示,化療會降低病人抵抗力,若醫生同時處方防敏感用的類固醇,會令病人免疫力更差,一直潛伏於乙肝病人體內的病毒有機會趁機重新活躍。若病人出現肝炎或肝衰竭,便必須停止化療。化療後最少三個月內,病人仍需獲抗病毒藥保護肝臟。但陳亦強調,病人完成化療一年後才驗出肝酵素上升,不排除其他原因,未必與化療有關。

事主為81歲 免疫力較低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吳福康亦指,化療後六個月內,病人都要再獲處方六個月抗病毒藥:「化療藥的餘威未散,白血球抑制得好緊要」,治療淋巴癌其中一種抗癌藥更需續處方一年抗病毒藥。今次個案涉及年邁長者,免疫力本已較低,前線人員應更小心處理。吳又稱,乙肝病人停用抗病毒藥後,七成病人於六個月內乙肝病毒水平增加,當中一半人的肝酵素水平亦會上升,一成人肝酵素水平升五倍,百分之一病人升逾十倍,屬極嚴重水平,極高風險出現肝炎或肝衰竭,嚴重會死亡。乙肝病人肝酵素上升一般是因為病毒活躍,肝臟受損或服中藥都可能增肝酵素。

四十三歲病人鄧桂思早前兩度換肝,引起各界關注,後揭發聯合醫院今年初向有乙肝病的鄧桂思處方高劑量類固醇治療腎病,但無同時處方抗病毒藥,鄧桂思四月已出現肝衰竭,但院方五月始公布事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