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無人機 隨時網捕擊落

本港未有法例規管包括航拍機在內的無人機,反觀多個鄰近國家及地區,近年已先後立法監管,更有不少國家針對亂飛現象應用反航拍裝置,亦有航拍機生產商配合法例在機內置限飛高度及禁飛區域,務求解決航拍機衍生的各種問題。

根據內地民用航空局上月發出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自本月一日起,所有重量超出二百五十克的民用航拍機擁有人須於「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進行登記,填報個人資料,無人機擁有者如於八月三十一日前都未有登記,將被視為違法行為。

台灣擬加設操作員考試

台灣交通部亦將推出修正草案,重量在二百五十克以上的無人機必須註冊,而二十五公斤以上的無人機更須經過檢驗,操作員亦要通過測試取得操作證,預計最快今年實施。日本亦於前年修訂《航空法》,將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四千人的人口密集區,列為禁飛區。

外國執法機關及科技人員亦應用及研發各種反航拍裝置,如日本警視廳於一五年試用網去攔截入侵的無人機,避免擊落無人機時墜地所帶來的意外;澳洲有反航拍機技術公司開發反航拍機的電磁槍,靠發射電波干擾兩公里範圍內的航拍機,迫使目標降落地面;美國有大學亦以實驗測試,用無人機噴射繩網形式,捕捉另一部亂飛的航拍機,將遠處的航拍機困於網內。內地最大型的航拍機生產商近期亦推出多項無人機管理措施,如內置限飛高度和禁飛區域等,可配合不同國家法例要求。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解釋,廠商的管理措施主要使用全球衞星定位系統(GPS)來監察航拍機的飛行高度及範圍,惟航拍使用者或可透過更改原廠設定,令航拍機誤以為不在禁飛區內,甚至繞過GPS繼續飛行,因此坊間的反航拍裝置亦應運而生,「反航拍裝置同干擾Wifi、電話嘅裝置原理相似,靠更強的信號干擾控制航拍嘅原有信號,做到反飛行嘅效果。」

改裝成潮流 專家籲自律

航拍機導師Wilson指出,改裝航拍機已成潮流,惟使用者不應該作不當改裝令航拍機鬥高鬥遠,他指部分人會改裝航拍機的天線傳輸能力,由原裝飛行範圍四公里改成飛至七公里,但強調使用者應自律,在合法環境下使用航拍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