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車上落班逼出焦慮症

放工逼巴士、逼港鐵,被擠到呼吸困難,有機會引發焦慮症。曾有四十歲保險業中年男,聽到港鐵列車擠塞、故障的廣播感到窒息及心跳加速,甚至不能乘車過海,確診焦慮症後需服藥兩至三個月才改善病情。精神科專科醫生教路,若出現相關症狀勿「死頂」,想辦法下車、到附近洗手間冷靜或坐低飲杯水都是「急救」方法。

私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曹國柱表示,焦慮症是因腦部血清素運作失調,影響自主神經,腦部自體傳遞反應到不同器官,例如呼吸系統,導致呼吸困難感覺;或心臟加速泵血,出現心悸等。約一成人口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症,以三十至四十歲、女性患者較多。除了心理因素,環境及壓力都可促成焦慮症,或加劇焦慮症的嚴重性。曹國柱說,尤其交通工具內擠迫的環境,急促的步伐,都會令患者心跳加速,精神緊張,誘發焦慮。

中年保險男 經治療克服

曹國柱說,曾有四十歲、從事保險業的中年男患者對港鐵列車資訊敏感,每逢聽見月台廣播關於列車受阻或延遲服務,頓時覺得缺氧、腳軟;甚至在過海隧道塞車都想立刻跳車。情況持續四、五年,直至覺得嚴重影響工作才求醫。經過行為治療及分析,估計他的焦慮症是因年輕時當暑期工被困升降機留下陰影。安排他接受藥物及行為治療後,終克服恐懼。

宜盡快落車 飲啖水冷靜

患者有自救方法紓緩症狀。曹國柱建議,患者應盡快離開擠迫地方,例如轉站時下車,走到較少人的地方休息或到站內洗手間洗臉。環境許可,可喝口清水、看書或聽歌分散注意力。患者應不時提醒自己,避免處於刺激的環境,以及隨身攜帶藥物。

曹國柱說,市民乘車時若發現身邊乘客情緒不穩、呼吸困難,可視乎情況是否安全,給予適當援助,例如讓座及慰問,又或提醒患者:「會不會袋內有正服用的藥物?要不要上洗手間?」幾句簡單說話已幫了大忙。

記者戴碧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