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醫療事故頻生,市民缺乏信心,醫患關係亦趨破裂。急症室專科醫生兼中大醫學院名譽臨床助理教授何健基昨建議,本港應效法丹麥、法國及芬蘭,採取「無錯失補償系統」機制,不論事故是否由醫療失誤或不幸導致,一律以賠償方式處理,此方法有助降低醫療投訴數字。
何健基解釋,上述國家的醫療投訴和訴訟數字相對其他歐洲國家為低,原因是他們不將醫療事故重點放在追究責任誰屬的爭拗上,事故的每個受害人或家屬都得到應有補償。病人亦不用大量搜證作醫療訴訟,節省了聘請律師的高昂費用,不少當地醫生甚至主動協助受害人申請補償。
他又指,近年本港不時發生醫療事故,近日聯合醫院「開漏藥」事件更令原已緊張的醫患關係更惡劣。他認為,現今醫療病症愈趨複雜,事故難以避免,加上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大兼「捱更抵夜」,出錯機會更大。
由於醫療問題涉及人命,他建議醫管局和醫院管理層認真處理。至於醫學界則應「卸下自以為是救世主的光環」,虛心思考如何與病人建立互相及合作關係。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