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條例如虛設 程式洩密不勝防

在電騙案層出不窮的今日,港府還就規管促銷電話諮詢復諮詢,本來已經慢半拍,豈料影響更廣的手機應用程式侵犯私隱事件正悄然上演。事實證明,手機應用程式不但無王管,當局對創新科技引發的種種問題更是束手無策,再不修補漏洞,更多更大的亂象勢必陸續有來。

由百度開發的來電攔截應用程式「DU Caller」被揭發侵犯市民私隱,只要輸入人名或機構名等關鍵字,就能透過「逆向檢索」功能搜尋電話號碼,連保安局局長黎棟國、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黃繼兒、中聯辦及外交部官員的電話號碼都不能幸免,令人咋舌。最諷刺的是,這個程式的原意是攔截滋擾電話,保障用戶私隱,詎料適得其反,私隱蕩然無存,用戶即使未點擊同意其私隱政策,手機內的電話簿也會自動被擷取,連非用戶的資料也一併被侵犯,百度甚至公然將有關資料轉移境外使用,市民根本防不勝防。

事實上,百度臭名昭著,涉及的爭議不勝枚舉,尤以莆田系醫院競價排名最害人不淺,今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港人對百度未必十分熟悉,掉以輕心不難理解,但港府負有監管責任,私隱專員公署亦已成立多年,何況手機應用程式被指侵犯私隱也不是這一兩天的事,當局卻一直視若無睹,放任自流,根本就是助紂為虐。如今連高官權貴也紛紛中招,甚至私隱專員也自身不保,難道教訓還不深刻嗎?

正如錢幣有正反兩面,創新科技日新月異,帶來便利的同時,衍生的罪案五花八門,要是當局的規管不能與時俱進,人人也是受害者。今次事件,表面看是將市民的電話號碼資料外洩,但誰能保證手機內其他私隱不會被入侵盜取?電騙案之所以禁之不絕,正是因為騙徒能準確說出受害者的個人資料,增加騙局的可信性,如果說手機應用程式正是市民私隱外洩的源頭之一,雖不中亦不遠。

可以看到,隨着雲端技術普及,個人資料透過互聯網隨時被轉移到外地,神不知鬼不覺,而且用途不明,然而實施逾二十年的《私隱條例》至今仍未涵蓋這方面,顯然存在極大漏洞。立法會年前曾向港府提出質詢,私隱專員公署亦在數年前提交修例建議,但港府一味藉口多多,至今沒有下文。當然,這也沒有甚麼好奇怪的,港府自己也是其身不正,屢屢發生私隱失竊醜聞,例如早前選舉事務處遺失全港數百萬選民資料,至今不了了之,當局到底有多重視市民私隱,私隱專員公署到底是不是擺設,不言自明。

無獨有偶,全球近百國家及地區的政府機構,最近接連遭到黑客攻擊及勒索,傳聞港府也是目標之一,反映互聯網罪案已成全球大趨勢,避無可避。港府一方面鼓吹創新科技,一方面對創新科技一竅不通,對衍生的亂象視而不見,不僅有損香港國際都市的形象,最終更必然引發災難性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