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路路磚不平,路政署設下「都市陷阱」!本港約三成半行人路鋪設路磚,惟部分路段保養不善,其中東區筲箕灣東大街為重災區,平均每走十步就有一處路磚不平,過去兩年接獲投訴多達四百多宗,有長者曾多次絆倒受傷,有人更跌至手骨折斷。深水埗亦有行人路維修僅兩個月,卻出現多處路磚凹凸不平情況,有泥水師傅認為路磚不平與沙泥流失有關,當局要加強巡查及監察。
「呢條路我自己都仆咗幾次,仆到損晒!」東區筲箕灣東大街行人路路磚鋪設多年,惟因保養不善致多處路面凹凸不平,年過六旬的居民楊先生曾多次絆倒受傷,亦親眼目睹不少長者跌傷,他直斥鋪路磚是靠害。
現時全港行人路有近二千七百公里,當中鋪砌路磚的約有三成半,其好處是掘路時避免因使用重型機械造成噪音,亦可於修復後即時重開,較其他物料更經濟環保。
不過,記者日前與東區區議員林心亷巡視東大街一帶,在不足六百米的行人路,發現有至少二十處大大小小路磚不平情況,幾乎每走十步就有一個陷阱,如電訊公司的渠蓋上鋪約十塊路磚,有一半經已鬆脫及搖曳不穩,部分凸起;有食店對出的石磚凸起部分近三厘米,較五元硬幣還高;亦有些路磚完全脫離地面,徒手亦可將整塊磚拿起。
「呢條路睇落平坦,啲人唔為意,好多用拐杖嘅長者跌親。」林心亷指,東大街為知名食街,約十年前鋪砌路磚,疑因日久失修令路面危機四伏,他曾接獲有長者跌至手骨折斷,亦有人撞傷臉部。根據路政署回覆東區區議會,過去兩年,曾接獲四百多宗投訴涉及東區行人路路磚不平,及八宗受傷個案。林質疑當局鋪路工程粗疏,巡查不力,早於去年十月要求路政署全面改善,但當局只是小修小補,「佢係補得好快,但好多都鋪得唔好,係咪應該做好啲監管?」
深水埗順寧道一段行人路同樣暗藏危機,該路段靠近保安道街市,長約二百多米,卻有近十處陷阱,包括路磚鬆脫及凸出路面等,部分凸起的路磚高逾兩厘米,與一個十元硬幣相若。深水埗區區議員陳穎欣表示,當局於年初曾於該路段進行維修,惟事隔僅兩個多月已打回原形,批評當局敷衍塞責,「好多市民都跌親,近日先有老人家跌親,要坐喺路邊休息!」
香港坭水建築業職工會福利主任文柏志實地視察後指,路磚設計只需用簡單工具將磚撬出即可進行維修工程,惟不應鬆散至可徒手取出,否則容易對行人構成危險。他解釋,鋪磚有四個步驟,最底層以沙泥壓實,鋪上疏水石及淡水沙等材料後,鋪上路磚,再以震盪壓路機壓平。他認為當局有必要加強監察及巡視,「有時工人維修掘啲泥出嚟,未必可以填番晒咁多泥沙入去。」
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指,如工人鋪設路磚時未有徹底將泥土壓實平整便將石磚放上,鋪設後的路面自然會凹凸不平;另外,本港潮濕多雨,尤其位於低窪地區的磚路經常會被水浸,水分會從石磚間滲入底部,令泥土及石磚膨脹,最終令石磚凸出甚至整塊脫離地面。
路政署發言人指,過去三年共有近三千八百九十宗行人路路磚不平的投訴個案,更有二十七宗導致受傷的索償個案。發言人指,政府部門及公用機構於各自的掘路工程完成後,須根據發掘准許證的條款指引重鋪路面,若路政署檢查時發現問題,會要求有關機構跟進。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表示,路磚不平情況司空見慣,亦親眼目睹部分工人重鋪路磚時「求其」,質疑當局未有足夠人手巡查,建議就嚴重違反指引個案作出檢控,同時亦應加強培訓,要求承建商必須依足程序鋪路。
圖:關萬亨、吳康琦
文:林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