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病患者時刻保持活力,有助控制病情,惟不少患者擔心運動令舊患復發,又怕天氣潮濕地滑易跌傷,寧願留在家「養尊處優」。運動科學專家警告,長期病患者缺乏運動,身體機能及肌肉衰退隨時比健康人士更快。選擇合適運動,有助訓練肌力,穩步防跌。專家舉例,簡單的提腿或者手執一條運動橡膠帶拉扯,隨時隨地可做運動。
運動為長期病患者帶來的益處有數得計。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助理教授鄭植之引述外國研究指出,運動後廿二小時已可看到血壓下降成果。若高血壓人士維持標準運動量,三至四個月後,上、下血壓可平均降五至十度;肌肉退化的少肌症患者持續運動三至四個月,肌肉將有所提升;骨質疏鬆者做運動半年,可有效維持骨質密度,預防骨折。
不少患者誤以為有病要減少運動,以免病情惡化。惟過往研究發現,運動導致嚴重併發症的機會低,每四十萬小時運動量才有一宗心臟病發個案;每七十萬至八十萬小時運動量才有一人猝死。
運動種類及持續時間是關鍵。鄭植之舉例,肥胖症患者不宜長期跑步,否則有機會增加心肺負荷以及膝關節磨蝕,可改為游泳,減低關節磨蝕風險。骨質密度不足、少肌症、曾中風病人肌力或平衡力不足,跑步跌倒易引發骨折手尾長,不宜長跑鍛煉,可選擇負重運動如舉重,或者提腿、踏步、拉筋等運動。
鄭植之提醒,患者計劃運動前應諮詢醫生意見,量力而為。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周應有一百五十分鐘中度運動,若分三至四天做,每次約半小時至一小時,但若患者感吃力,可將每次運動時間縮短為十至十五分鐘,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
鄭植之說,為方便長期病患者不受環境影響做運動,醫學界正鼓勵病人使用運動橡膠帶,不論室內、外都可透過拉扯動作鍛煉身體各組肌肉。中大體育運動科學系正與工程學院合作,研發電腦程式應用在體感遊戲機的感應器,為患者預設一系列復康運動後,由程式分析運動姿勢準確性,希望透過科技幫助物理治療師設定患者的運動。
本版逢周六推出四集「運動方程式系列」,由專家解答多項運動迷思。
記者 戴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