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無障鈔票特徵失 視障人士摸唔出

「呢張係一百蚊?唔係……好似五十蚊,哎!真係摸唔出。」本港流通至現時約七年的無障礙鈔票,不少可供辨認的點字、手感線,及凹凸銀碼卻逐漸被磨損,甚至消失,若遇上鈔票太舊或被沾濕,辨認難度更高,玩殘全港十七萬名視障人士。本報記者邀請視障人士做測試,結果辨認無障礙鈔票的成功率,只得三成多,需靠其他工具協助辨別。事實上,外國已有手機應用程式,可辨別港幣以外的外幣,有立法會議員直斥政府眼盲,不肯花資源研發可辨認港幣的手機應用程式,與傷健共融的宗旨,背道而馳。

「無障礙鈔票對我嚟講,只係聊勝於無,因為依家好難再憑手感,去摸出設計特徵。」天生失明的「麵包」,數年前開設了一家曲奇店。由於店內無論送貨,還是找贖,均需「麵包」一手包辦,故辨認鈔票的無障礙特徵,對他日常來說十分重要。

他稱,鈔票在二○一○年推出初期,上面用點字所標示的面額、兩側的手感線,以及凹凸銀碼,的確十分方便使用,只需一摸,便能馬上知道鈔票金額。惟兩、三年後,特徵慢慢被磨損,分辨鈔票時間,加長至十秒左右,時至今日,因鈔票特徵近乎消失,已甚難以透過觸感方式,辨認鈔票銀碼。

逾十秒始辨出50元紙幣

「收番嚟嘅銀紙,好彩嘅話,十張有三張可以摸得出,其餘只能一味靠估。」記者掏出三張分別為一百元、五十元及二十元面值的無障礙鈔票給「麵包」實測。只見他眉頭緊皺,一邊用手來回地在鈔票的四角仔細撫摸,一邊喃喃自語:「呢張係一百蚊?唔係……好似五十蚊,哎!真係摸唔出。」

結果他要用十多秒,才能辨認出五十元紙幣,而一百元及二十元紙幣則舉手投降,成功率只有約三成多,他苦笑:「平時實際找贖時間得幾秒,辨認難度比依家更高。」

在菜檔或魚檔找贖最難

「依家喺預備找贖前,真係要費一大輪工夫。」因視網膜色素病變而後天失明的視障人士曾建平表示,無障礙鈔票手感線等特徵,甚難分辨。如要快速找贖,只能回歸最「土炮」方法,在外出購物前,由家人告訴鈔票面值,或用量鈔器量度鈔票長度,預先將各種面額的鈔票,分門別類,再放進銀包不同位置。「將一百蚊前面放廿蚊,一百蚊後嘅左邊,放摺好嘅五百蚊,右邊就放摺好嘅十蚊,咁樣畀錢找贖係最快。」

曾每天到各處購物,以在街市菜檔或魚檔找贖,難度最高。「啲錢收番嚟嗰陣,成日都係『霉霉爛爛』或『濕𣲷𣲷』,我唔屬於先天失明,觸感冇咁敏銳,如果張銀紙咁啱比較殘舊,我真係要摸一、兩分鐘,先有機會分到係幾多錢。所以最快捷都係問店家,找番幾多錢畀我。」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助理項目主任施恩傑指出,本港約有十七萬八千名視障人士,佔人口數目百分之二點四,「金管局要求發鈔銀行整咗啲無障礙特徵,就等於交咗差咁,塞住我哋把口。懶理過咗幾年後,啲鈔票特徵消失晒,視障人士就好似還原基本步,要用番自己方法分辨。」

施指出,現時無障礙鈔票推出已約七年時間,對金管局來說,是合適時機作檢討,同時當局應研發可辨認鈔票的手機應用程式,方便視障人士,兼提升本港鈔票的無障礙水平。「好似加幣、澳幣,都係用塑膠嘅紙幣,點字可以更耐磨;歐元更加設有光影變化箔膜,方便未完全失明嘅視障人士,借助反光變化分辨金額。」

應檢討現時鈔票可用性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直斥政府「講一套做一套」,一方面提倡傷健共融,卻沒有檢討現時無障礙鈔票可用性,「咁做法對視障人士唔公平,金管局應該行多一步,主動了解佢哋嘅需要。」

渣打銀行發言人指出,非常關注視障人士需求,會不斷更新市面流通鈔票,將殘鈔銷毀。滙豐銀行發言人表示,二○一○系列香港鈔票,增加了方便視障人士辨別鈔票面額的特徵,回收的現鈔會通過質量檢查後,再次推出市場使用。中銀(香港)發言人則稱,會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無障礙銀行設施。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鑑於鈔票上的點字、手感線及凹凸銀碼會在流通時自然磨損,當鈔票回流金庫,發鈔銀行會剔出殘舊的鈔票即時銷毀,以新鈔替代。局方亦非常關注視障人士需求,審慎研究引入新科技,進一步方便他們使用港元鈔票。

文/圖: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