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西方對恐襲雙重標準

倫敦恐襲造成多人死傷,西方媒體一片哀鴻,譴責之聲此起彼落。濫殺無辜的暴行固然值得譴責,但西方社會對恐怖襲擊持雙重標準,同樣值得關注。

要夠得上被西方社會稱為「恐襲」,首先得發生在他們認可的「民主文明社會」。且看幾年前雲南昆明發生恐襲,西方媒體是怎樣報道的。CNN在恐怖分子(terrorists)一詞加上引號,《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則用了中性的「攻擊者」。至於美國駐華大使館,更輕描淡寫地稱之為「毫無意義的暴力行為」。你能想像有中國媒體用「毫無意義的暴力行為」來形容倫敦恐襲嗎?

中國從○三年開始將「東伊運」列為恐怖組織,美國卻要拖到一六年才承認。事實上,西方社會對於恐怖主義的雙重標準,受害者除了中國,還有俄羅斯,連該國總統普京也忍不住大聲疾呼,「西方國家不能把那些襲擊了他們的人稱作恐怖分子,而把在俄羅斯街上開槍殺人、綁架人質乃至發動炸彈襲擊的人,稱作民族解放自由戰士」。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針對西方世界的恐襲之所以不絕如縷,追源溯始,無非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中東地區遺下的爛攤子。如果說極端組織成員是恐怖分子,那麼美軍在伊拉克摩蘇爾執行空襲任務,一次過炸死超過二百名平民,那又算甚麼?更過分的是,對於美國人而言,只要有助剷除他們心目中的「邪惡政權」,任何恐怖行為都可以被「包容」。例如敍利亞叛軍使用化學武器,華府不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想倒打一耙,嫁禍於阿薩德政權;其實叛軍化武的來源,本身就是相當可疑的。孤狼式恐怖襲擊可怕還是國家恐怖主義可怕,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