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灣區雖好港恐無福消受

全國兩會首次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規劃」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廣東省全力配合,反應積極,省長馬興瑞表示,現在萬事俱備,「就等香港那邊」。反觀香港,反應冷淡,佔據媒體的篇幅小得可憐。

城市之間互動有無,促進人流物流貨流,形成規模效應,乃國際慣例,美國紐約、三藩市以至日本東京灣區均是成功的典型例子。正如有人指出,設想中的大灣區分工清晰,香港將承擔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深圳承擔世界創投中心的角色,廣州則承擔中國文化傳播中心的角色,彼此可以優勢互補。

問題是,設想好是一回事,香港是否有福消受是另一回事。以香港今天的輿情,凡沾上「中國」者,無一例外必被有心人借題發揮挑起事端,連北京故宮文物來港設館展出,以至港珠澳大橋行「左軚」還是「右軚」等與政治扯不上關係的事,無不爭拗不休,更何況大灣區發展涉及香港與內地城市合作,在香港提出來,徒添分化而已。

當然,反過來看,內地省市官員對「預埋香港玩」表現雀躍,可能只是響應中央號召而已,心底不知作何感想。以港珠澳大橋為例,當年在選址時,廣東省提出從珠海和澳門的兩頭,連接香港和深圳的兩頭,亦即所謂「雙Y方案」,但香港堅持「單Y方案」,將深圳摒除在外,結果還是中央拍板向香港讓步。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港府做不好自己份工,工程嚴重滯後, 結果又是「就等香港那邊」;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情況差不多,工程歎慢板之餘,「一地兩檢」復被上升到政治爭拗的高度,添煩添亂。很明顯,在廣東省各「兄弟城市」眼中,香港是地區合作方面的「麻煩製造者」,香港不參與大灣區發展,說不定大家暗地裏還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