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甚麼東西!」這是魯迅筆下阿Q的精神勝利法,也是現實中香港人的自我陶醉法。曾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近年發展停滯不前,競爭力每況愈下,只能靠食老本過日子;反觀一河之隔的深圳,則由邊陲小鎮迅速發展成國際大都會,許多領域已後來居上,全面超越香港指日可待。然而,有些香港人依然沉醉在過去的輝煌中,對鄰居的崛起不屑一顧,對邊緣化危機渾然不覺。
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諄諄告誡,「機不再遇,時不再來」,香港再不把握機遇,繼續浪費精力,兩年之內便會被深圳超越。這番話可謂苦口婆心,恨鐵不成鋼,但有多少香港人聽得入耳呢?又有多少香港人有危機意識呢?
其實不必再等兩年,目前香港許多方面已不如深圳,若非人民幣貶值,深圳的GDP去年或今年就可以超越香港,至於中國城市競爭力排名,深圳更已連續兩年力壓香港。面對此情此景,不服氣的香港人除了以「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自我安慰之外,還能說甚麼呢?
沒錯,回歸前的香港確實闊多啦,在內地同胞眼中簡直是「高大上」的代名詞,當時香港以不足內地千分之六的人口及約萬分之一的面積,創造出幾乎佔全國兩成的GDP。可惜,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經過回歸二十年來的內耗與沉淪,香港佔全國GDP比例已降至不足百分之三,預料十年後更將降至百分之零點五,「五十年不變」云乎哉!
相反,深圳這個當年破爛荒涼的邊陲小鎮,一切從零起步,經過三十多年的飛速發展,一躍成為舉世矚目的國際都市和科技重鎮。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經濟增長幅度曾連續五年達到六成,近年增速雖然放慢,但仍保持良好勢頭,去年增長百分之九,而香港只有百分之一點九,簡直不可相提並論。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深圳的發展是全方位的,科技產業尤其突出,擁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技巨擘,成為經濟增長主要動力。而這些成果正是努力耕耘所得,深圳全社會科研投入佔GDP比重超過百分之四,而香港還不足百分之一,這是多麼懸殊的對比,又是多麼令人汗顏的數字。
很明顯,香港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主要是政治因素作怪。周邊城市無不全心全力發展經濟,唯獨香港一心一意搞政治,整天內鬥內耗,互撕互咬,根本沒有人關心經濟民生。近年的情況更是變本加厲,佔中之亂、旺角暴亂、港獨鬧劇……一亂未平一亂又起,香港怎能不沉淪?
尤其不堪的是,反對派為反而反,為拉布而拉布,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除了導致立法會癱瘓,也令港府施政以至整個社會陷入空轉。香港與深圳年初簽署共同發展落馬洲河套區的合作備忘錄,本來有助香港發展創新科技,詎料又遭到反對派阻撓,議會政客竟質疑為何要與深圳合作、會否影響港人就業、會否令大量內地人湧入香港,簡直是臨表涕泣,不知所云。深圳科研發展遙遙領先,香港不與深圳合作,還能與誰合作?如今是香港有求於深圳,而不是深圳有求於香港,反對派政客還沒弄清事實就亂拋陰謀論,不僅無知,而且無聊。
明代末期,孔尚任眼見大明王朝潰敗,不禁在《桃花扇》裏慨嘆:「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香港回歸僅僅二十年,已令人看飽興亡,若繼續沉淪下去,也許「五十年不變」的期限還沒屆滿,香港與深圳的地位已經互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