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儀器2分鐘測房顫 準確率八成

【本報訊】本港有五萬五千名至七萬名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患者,其中長者及高血壓人士屬高危一族,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五倍,嚴重者更會死亡。專家指出,一成至兩成房顫患者完全沒有徵狀,往往中風後才發現患房顫。尤其長者對心臟情況不敏銳,遇上此「沉默的殺手」而不自知。本港近年引入一種可同時量血壓及檢測房顫的測試方法,香港大學醫學院測試發現準確率逾八成,建議患者及醫務所購置,定期檢測,及早發現房顫並治療。

容易使用 可量血壓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於二○一四年至一五年研究該項測試方法,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陳栢羲昨指出,研究使用該款振盪式血壓監測器,與心電圖式監測器比較,逾二千名六十五歲或以上參與者中,二十四人確診房顫,振盪式血壓監測器準確率達八成三,心電圖式監測器為六成七。

陳醫生說,振盪式儀器與一般血壓計相似,將袖套穿上手臂後,儀器螢幕顯示血壓度數。倘同時測出房顫,畫面會出現標記。檢測過程約兩分鐘,較接受傳統心電圖檢查省時,振盪式血壓監測器於一般電器舖或醫院合作社有售,約七百元一部。他建議高血壓患者,尤其中風風險較高的長者早晚使用儀器,以助及早確診。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心臟專科學院會董蕭頌華指出,發生房顫時,患者心房不能正常地向心臟泵送血液,或會導致呼吸急促、心悸等,亦可能因血液流動受影響而形成血塊,阻塞血管引起中風。

房顫可致嚴重中風

蕭頌華引述研究結果指出,兩成中風個案由房顫引起,並且屬於嚴重中風,阻塞較重要的血管。嚴重中風者首年死亡率為兩成半至五成,即每二至四人中一人死亡;五成患者會半身不遂、失去自理能力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