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相信呢堆條件都唔係醫生寫,如果係醫生寫,唔該佢返醫學院再讀書。」外科專科醫生林哲玄檢視保險公司提出住院需符合的要求,認為基本風險如麻醉及術後出血的風險,這些「住院要求」都沒包含到,當病人完成手術後向保險公司索償不果,只會不停削弱港人對醫療保險的信心。有病人組織認為,保險業界推銷時應主動提供保單項目。
自願醫保計劃由上屆政府遺留至今仍未正式落實,但醫療保險在港已非常普遍,曾有統計全港已有四百萬人購買醫保,每年投保數目增幅約兩成。曾擔任政府醫療保障計劃諮詢小組成員的林哲玄憶述,政府當年曾分析發現,買保險的人多,但市民普遍沒信心使用保險,因不知道索償會否成功,因此當時想在自願醫保中,加入方案令市民對醫保重拾信心。
當年領軍制訂自願醫保的周一嶽,「華麗轉身」變保險公司高層。林哲玄無奈表示:「即是現在病人手術後打算拎張單去保險公司索償,點知周前局長依家話公司未必同意你需要住院,未必賠到,咁係令市民對醫保信心增加?定減少呢?」他又質疑,保險公司似弄錯對象:「封信講索償範圍,唔應該寄畀醫生,係要寄畀投保的病人。」
爭取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同意,自政府有意推行自願醫療保險後,保險業界應將資訊透明化,尤其在推銷時應主動提供保單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