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食物及衞生局前局長、平等機會委員會前主席周一嶽擔任醫務總監的友邦香港,被指向顧客開刀兼限制醫生的專業決定。百多名私家醫生接獲友邦發出的信件,內容提到該公司近兩年來發現有不少報稱為「醫療必須」的索償個案理據不足,病人是不必要入院,公司擔心會增投保人的醫療成本,業界認為矛頭直指腸、胃鏡檢查個案。參與協調事件的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認為,保險公司應以理服人,提出數據及實例說明。
醫學會今日將召開記者會公開事件。多名外科、腸胃內科及麻醉科醫生今年一月廿七日接獲該保險公司信件,表明指定情況,例如急性器官衰竭、急性盲腸炎等屬醫療上有必須性的病人,否則該公司不會賠償給投保人住院。信件指出,該公司縱然一四年已表明相關規定,仍看到不少並非醫療上必須的索償個案,以住院方式處理,住院日數及原因都理據不足。
本身是醫學會義務秘書的私人執業外科專科醫生林哲玄亦有接獲信件,他強調有關「提醒」不影響其專業決定,但擔心投保的市民懵然不知,完成檢查後才知不承保,成最終受害人。
他指,過往逾半病人都會入院照腸、胃鏡,視乎病人年齡及本身健康狀況,決定需否住院。假設一名七十歲身形肥胖、懷疑有糖尿問題的婆婆需照腸鏡,會先將病人收入院服瀉藥排清腸道的糞便,次天做腸鏡檢查以及驗血、照X光等,第三日便有齊化驗報告可出院;但要跟隨保險公司安排,病人要回家服瀉藥,翌日照腸鏡後離開,下周又再覆診,整個檢查過程花上兩周時間。
甚至有不符合保險公司住院條件的病人,在家服藥時瀉到暈、跌斷骨,半夜三更需送院處理:「是想這樣『方便』病人的嗎?當病人出事又不獲索償,就會歸咎醫生臨床決定。」
林哲玄呼籲市民若有相關拒賠保險個案,可聯絡醫學會或陳沛然。陳沛然指,醫學界正商討應否去信保險公司反映難處,他個人認為保險公司應提供「理據不足」的例子深入討論。
本身是外科醫生的立法會議員郭家麒亦認為,保險公司的說法令人反感,對投保人不公平。他又質疑,周一嶽曾經任局長,管理公共衞生政策,雖轉職保險公司沒明顯違規,但觀感上並不恰當。若周有份參與擬訂信件內容,難免令公眾失望。
友邦香港表示,隨醫療科技發展,該公司鼓勵除「醫療必須」的原因而必須住院,否則簡單的手術可於門診進行,此舉有助整體理賠金額以及所有保單持有人的保費,可保持平衡;同時藉此杜絕無醫療需要的病人入院、或不合理及過高的醫療收費。該公司強調以合理及慣常的原則處理索償。對於醫生的不滿,該公司希望跟醫生達成明確共識,尊重醫生所有有充分理據的決定,包括腸鏡及胃鏡入院及門診的賠償。
記者 戴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