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報道】秋天到,一眾行山新手、好手又再次出動挑戰本港各大嶺峰,惟行山途中隨時出現各種意外,例如扭傷、蛇咬、蜂螫及體溫過低。市民做好事前準備,萬一出事亦可在等待救援期間,自行簡單處理傷口。但有些坊間流傳的急救方法,用處其實不大,更隨時弄巧成拙!
聖約翰救護機構助理訓練經理鄭錦華提醒,行山人士一旦扭傷,同行者宜將傷者停放在安全地方,傷者可以嘗試輕微活動受傷部位,檢查有否出現紅腫,「如果出現畸形、失去力量或摩擦有聲,都代表可能出現骨折。」此時可以冰或冷凍包敷於患處作止痛,然後可以繃帶包妥穩固受傷部位,但切勿綁得過緊。如傷者出現骨折情況,應避免胡亂移動患處,並可利用在場的樹枝圍繞患處作支撐。
如不慎被蛇咬,鄭教路必先保持鎮定,以手機拍下蛇的外表或認清蛇的外貌,以便告訴醫護人員。期間切勿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加速血液運行;可以清水或番梘水清洗傷口,再以膠布或清潔的敷料遮蓋傷口等待救援。鄭提醒市民,「啜毒」是不能吸走毒液。
如被蜜蜂或黃蜂螫傷,鄭指切勿以手或鉗拔出毒刺,因為插入皮膚的毒刺末端為毒囊,如錯誤按壓會將毒液擠入皮膚,可用硬卡沿皮膚向上剷走毒刺,再以清水或番梘水清洗傷口。他提醒市民,在郊外亦應避免進食有香濃果汁味的食品,以免香味吸引蜜蜂。
另外,不少行山或露營人士或會因保暖衣物不足而出現體溫過低情況,患者會出現毛管收縮、皮膚麻木,脈搏變弱及語無倫次等情況,此時應盡快進行保暖措施。鄭表示,摩擦身體或飲酒均不能保暖,反而會導致體內血液流向皮膚表面,再流回體內,繼而令身體中央溫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