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查超市鯰魚 三樣本含致癌物

【本報訊】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早前進行多個調查,研究香港超級市場出售海鮮的情況,其中一個調查抽查廿七間超市,購買了四十一個鯰魚樣本進行化驗,結果發現百佳集團旗下三間超市的鯰魚樣本含有硝基呋喃,當中兩個樣本更驗出超過1ppb濃度的硝基呋喃,長期食用恐增致癌風險。百佳回應時指該集團所出售的越南鯰魚,每一批次均有由當地政府發出的衞生證書,符合香港政府規定。

三間超市為銅鑼灣的GOURMET、沙田好運中心的百佳及荔景邨的百佳冷凍食品,其中沙田店及銅鑼灣店兩個超標樣本分別驗出含有1.07ppb及1.27ppb的硝基呋喃,另一個樣本則驗出0.31ppb。WWF高級項目主任陳悅珊指硝基呋喃在內地、美國、加拿大等已列為禁藥,團體已把化驗報告交予政府部門跟進。

組織促停售紅衫魚及日本鰻魚等

此外,WWF亦抽查一百四十四間超市,涉及九個超市集團,發現所有超市均有出售數款受瀕危威脅的海洋物種。陳悅珊指所有超市集團有售日本鰻魚,八成九超市集團有售紅衫魚,三成三超市集團出售藍鰭吞拿魚,由於該些海洋物種如日本鰻魚及紅衫魚,已因過度捕捉而數量下跌,促超市停售。就過往報道指有海鮮產品品牌剝削勞工,WWF抽查八十九間超市後,發現七成八超市集團有出售至少一款涉事的海鮮產品,包括CP蝦及Thai Union吞拿魚,團體促消費者避免購買此類產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