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留活口保生態平衡

秋高氣爽是遠足登高的好時節,也是不少地頭「蛇」的繁殖高峰期。近年不少遠足愛好者喜歡向難度挑戰,游走於草叢山澗「爆山」闢路,隨時誤闖「蛇」居!嘉道理農場野生動物拯救中心每年五月至十月期間,平均每月接收七十五條蛇,十五年間接收八千條蛇,當中有帶劇毒可令人致命的眼鏡蛇、溫馴的翠青蛇及難分品種的寵物蛇。五十三款本地蛇類中,體形最細的鈎盲蛇僅得十厘米,最巨型的蟒蛇及眼鏡王蛇可達三米至六米長!行山人士如細心留意,不難發現牠們的蹤影。

蛇踏入冬季休眠,十月前蛇仍會出沒,嘉道理農場動物保育部項目主任黃宇祺說:「上月收得最多是年幼蟒蛇,有些成年蟒蛇在被捕後,一下子生出廿隻蛋,但今個月又突然消失晒,青竹蛇就大量增加。」九十年代初,警方接報有蛇蹤後,不少蛇會落入「蛇王」刀下,成為炮製蛇羹的材料。

蛇王處理 「捉一條死一條」

黃說:「早年慣例容許『蛇王』協助警方捕蛇後作自行處置。捉一條丶死一條,對自然生態影響唔太健康。」因大部分蛇類吃老鼠等害蟲,可保護農作物,而小靈貓和蛇鵰需要足夠蛇量作食物,在食物鏈中佔重要一環,交蛇王處置的做法已被廢棄。

為保生態平衡,拯救中心自二千年起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合作,進行野生蛇類拯救計劃。警方接獲市民求助後,會聯同漁護署或「蛇王」捕蛇,會將野生蛇放進獨立麻包袋,再以透氣木箱鎖上,拯救中心保育專家會小心翼翼開箱,觀察蛇身有否受傷及活動能力,約一周內將健康良好的蛇放歸郊外地方。黃宇祺說:「好多時連『蛇王』也分唔清品種,特別是近年多了外地寵物蛇,來到都未知有毒或無毒。」

放回自然 無線電追蹤半年

拯救中心接收本地蛇類達五十三種,其中十四種為毒蛇, 八種可令人致命,包括大型毒蛇「眼鏡王蛇」。中心於一三年八月接收歷來最長的無毒緬甸蟒,長達四點五米;最常見毒蛇有中華眼鏡蛇丶青竹蛇丶紅脖游蛇等;無毒的滑鼠蛇和三索錦蛇等。

黃宇祺指,蛇生命力頑強,運送到中心期間能不吃不喝,即使出現脫皮情況,一般浸水十五至三十分鐘便可復原。但仍有部分蛇放歸後不適應郊外生活而死亡,他希望巿民盡量不要打擾大自然的原來生態。中心兩年前亦與漁護署合作,透過無線電追蹤野放動物半年,監測三條緬甸蟒在放歸後的活動情況及存活率,估計現時仍生存。

記者 關琛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