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聖人高瞻遠矚,鑑往知來,老早已擔心自詡文明先進的人會歧視異族,故特意提示弟子與後人,要「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意思是作為君子者,待人處事應恭敬忠誠,即使面對蠻夷戎狄,仁德之道也不能輕棄。
這種厚德載物、雅量容人的精神,如今在中國已近乎失傳。故當在大洋彼岸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出大愛包容,要廣收難民時,我不禁為此鼓與呼,身為炎黃子孫,更是自慚形穢。但正當我打算要誦念《梁皇寶懺》,好好替中國人懺其前愆時,德國的默克爾卻快要守不住了,她接收難民的政策在國內大受圍攻,被指不切實際,看來即使不取消也得大幅修改。
孔孟的仁義精神在中華大地上幾乎被連根拔起,但在西方世界也落不了戶,有些論者甚至認為應該將難民船拖出公海,任其自生自滅。誰還在談甚麼人道主義,那人便會被譏為瘋子。
以往的文明教育不是這樣的,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富樓那要到蠻荒之地教化眾生,出行前佛祖刻意考驗他,說:「富樓那,你遇上那些蠻人,他們會臭罵你的。」富樓那答:「那我會很感恩,因為他們只是罵我,還不至於打我。」佛祖說:「如果他們打你呢?」答:「那也很好,他們還不至於把我打得重傷。」再問:「要是打得重傷呢?」答:「那也很好,他們還不至於殺了我。」佛祖最後問:「若真是殺了你呢?」富樓那說:「那也很好,我可以藉此了脫生死。」
說實話,像富樓那這般大愛無私、永遠活在感恩世界的人生態度,無論古今也不容易企及。但今人之所以不如古人處,是以往的人學不到富樓那尚會心生慚愧,如今的人達不到此等境界,卻反倒會嘲諷富樓那是個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