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政府常言扶貧是重點施政,惟近期推出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則自摑嘴巴,充分顯示無心政府「大事做不成,小事做不好」。原預計有七十萬人受惠的低津至今僅得三萬多宗申請,有團體昨炮轟低津計劃申請門檻高及手續繁複,又設有「離港限制」,令不少有意申請者卻步,有夫婦甚至因文件問題險鬧離婚收場,要求當局檢討,放寬工時門檻及引入「工時合併計算」的機制。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昨坦承申請人數欠佳令他十分困擾,會積極研究離港限制是否有放寬空間,但堅持會在計劃推出一年後始作檢討。
港府原預計「低津」會接獲廿萬宗申請共七十萬人受惠,並指貧窮率可減少兩個百分點,兒童貧窮率更可減四點二個百分點。不過,「低津」自今年五月接受申請至上周四(十五日),僅得三萬一千八百宗申請,現約兩萬宗獲批合共約七萬多人受惠。
爭取低收入家庭保障聯席昨與張建宗、勞福局副局長蕭偉強及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首席行政主席會面,並有多名基層家庭出席。期間,不少出席的市民批評低津審批程序繁複,遞交資料來回數次仍未獲批。其中,街坊「阿琼」因申請低津繁複差點與丈夫鬧離婚,原因是已多次補交資料的她向丈夫索取工時證明,惟其丈夫的公司僅願意提供糧單,不肯簽署工時證明文件,「佢(丈夫)覺得煩,發脾氣,唔想申請,仲話要離婚添!」
聯席組織幹事楊佩艮批評,除申請手續繁複外,低津設立「離港限制」阻礙新來港家庭的申請意欲,即規定家庭成員在半年內不能離港超過卅日或一個月內不能離港逾五日,是剝奪小朋友回鄉度暑假的權利。她又認為當局應引入「工時合併計算」機制,讓更多零散工受惠,例如夫婦同為零散工,每人每月分別工作一百小時,並不符合低津的最低工時限制一百四十四小時,但如合併計算,則符合有關準則。
對於申請人數遠低於預期,張建宗直言感到不高興及困擾,但指當局在第二輪申請、即今年十一月前已做優化工作,例如延長社會福利署轄下十一個家庭服務中心的服務時間,並提供填表服務,又將申請表由八頁減至六頁,盡量減低申請程序的繁複感覺。不過,他承認離港限制對新移民家庭有很大掣肘,會積極研究離港限制是否有放寬空間。
至於引入合併工時計算的方法,張建宗則擔心有關方法會令本港的勞動力減少,例如有申請人每月工作一百九十二小時,其妻子工作四十至五十小時,申請人可能會情願工作一百四十四小時,因津貼額可彌補其收入的損失,必須小心處理,並指明年五月會檢討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