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報日前獨家報道政府將展開「六隧分流」研究,以解決紅磡海底隧道及獅子山隧道的嚴重塞車問題。有交通諮詢委員會成員倡議,政府應劃一三條過海隧道的收費,讓駕駛者可以按目的地而非按價錢選擇行車隧道,相信有助解決隧道擠塞情況。有學者就批評,政府一直沒有表明實行「紅加東減」的方案,根本沒有誠意處理隧道分流的問題。
交諮會成員、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雲維熹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政府收回東隧後,是檢討及實施分流計劃的好機會,建議在東隧推出半年優惠,將收費調低至紅隧水平,待港鐵南港島線及中環灣仔繞道開通後,再檢討成效。他又認為,政府其實應將三條過海隧道的收費劃一,才可真正讓駕駛者按目的地、而非按價錢選擇使用哪條隧道,解決隧道擠塞問題。
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則指,政府曾提出的「紅加東減」方案,是經過多輪討論才達成的共識,以現時貨車駛經東隧的收費為例,比紅隧足足貴逾一倍,認為政府應先實行「紅加東減」,待交通正常化後再作檢討,相信會比聘請顧問進行分流研究更有效。他形容,「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政府一直沒有表明實行「紅加東減」,是一種推搪,根本無誠意處理分流問題。
熊永達補充,不會反對政府研究六隧分流措施,但認為政府若有心研究,應重啟在回歸後已廢除的「總體交通研究」,因為每當有新發展時,影響的是整體交通,而不只是隧道交通。本報日前報道,政府除了即將展開三條海隧的分流研究,亦將連接九龍及新界的三條隧道(包括獅隧、大老山隧道及尖山與沙田嶺隧道)納入研究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