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吵鬧聲中,今屆立法會終於曲終人散。一如所料,在部分政客瘋狂拉布之下,《二○一六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在最後一刻被拖垮,連累兩條跟民生息息相關的條例草案亦胎死腹中。立法會烏煙瘴氣,代議士與民為敵,社會陷入空轉,市民憤怒復失望,這一屆立法會肯定是最醜陋的一屆。
政客瘋狂拉布,拉倒的豈止是病人福祉,回顧這四年立法會會期,毫無政績可言,給予市民最深刻的印象只有拉布、流會,再拉布、再流會,被譏為「垃圾會」簡直實至名歸。僅點算法定人數已接近一千五百次,破紀錄製造十八次流會,浪費近億元公帑,這個「歷屆之冠」根本是恥辱。代議士身為民意代表,理應為市民服務,事實卻是為了個人政治利益,不惜站在民意對立面,身為「老闆」的市民莫奈其何,這是何等的諷刺,何等的悲哀。
隨着社會高度政治化,立法會淪為鬥獸場,反對派政客為阻港府施政無所不用其極,一方面結合街頭抗爭,衝擊立法會,一方面在議會內大搞不合作運動,除了財政預算案慣性「每年一拉」,成立創科局及版權修訂條例草案更淪為拉布重災區,前者兩度胎死腹中,前後蹉跎三年半才好不容易過關;後者更被妖魔化為「網絡廿三條」,港府無計可施,最終只能「作罷」。更不堪的是,反對派連財委會都不放過,尤其是涉款近二百億元的高鐵工程追加撥款,甚至發生佔領主席台鬧劇,沒有最醜,只有更醜,令人嘆為觀止。
天下烏鴉一般黑。反對派固然可惡可恨,建制派同樣可恥。經歷前年佔領之亂,去年政改方案表決萬眾矚目,然而建制派竟然上演世紀甩轆鬧劇,導致方案被大比數否決,事後更互相指摘,將內鬥浮面,加上建制派向來被指為舉手機器,早就備受詬病。正如學者指出,議員質素差劣,議政淪為黨派之爭,議會無法正常運作,令市民失望,當失望變成厭惡甚至絕望,對誰人躋身議會就會變得漠不關心,九月立法會選舉出現投票率慘淡的結果,絕對不足為奇。
這顯然不是危言聳聽,所謂哀莫大於心死,政客口口聲聲為民請命,說的比唱的還好聽,但人們看見的是,政客為了一己私利,一次又一次犧牲市民福祉。立法會烏煙瘴氣,亂象叢生,沒有人知道議員們到底做了哪些正經事,只見議事堂上醜態百出,無奇不有。市民過去以為可以利用手中一票把搞事政客趕走,到頭來亂象如故,爭拗變本加厲,形同搬石頭砸自己腳,這一票還如何投得落手?倒不如撒手不管,眼不見為淨。
說到底,香港號稱三權分立,互相制衡,實際上各有各亂,互相扯皮,導致施政癱瘓,社會空轉,民生凋敝,不斷沉淪,惟有傳媒的第四權仍能發揮監察作用。美國前總統杰弗遜的名言「寧要沒有政府的報紙,不要沒有報紙的政府」,成為今日香港最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