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大橋為物流中心創造條件

當最後一塊鋼箱樑在六月底焊接成功,標誌着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完成合龍,也顯示這座連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通道的建設進入最後階段。

一橋飛架,連通三地。港珠澳大橋總長五十五公里,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以及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口岸和連接線。其中,主體工程由六點七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長達二十二點九公里的橋樑工程組成,隧道兩端並建有東、西兩個人工島。大橋建成後,將成為目前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之一。

大橋香港段出口在大嶼山,又鄰近機場,「橋頭經濟」之議近年乘時而起,就是希望通過大橋的落成,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順理成章。

最近牛頭角迷你倉大火事件,導致兩名消防員殉職,社會同悲。這宗慘劇,反映出舊工廈改建儲物倉的條件局限和監管問題,同時也凸顯了社會上對倉儲的需求甚殷。所以,大嶼山未來的規劃,不妨優先考慮發展倉儲業,把大嶼山打造成「一帶一路」物流中心。

在國家的「十三五規劃」中,明確表示中央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航運及貿易中心的地位,以及支持香港參與國家雙向開放、「一帶一路」建設。筆者認為,在大嶼山打造國際物流中心最適合不過,因為香港現時仍是國際空運「一哥」,加上大橋的配合,將來香港與內地的運輸,海陸空可以全方位連接;而網購和電子商貿的普及,亦必然帶動物流和倉儲業的高速發展。天時地利俱備,就只欠特區政府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