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波仔或無助睡眠窒息症

【本報綜合報道】外國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若出現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症狀,甚至進行了「通波仔」手術,也無法改善睡眠窒息症情況的話,則手術成效有機會於三年內減弱,導致心臟病病發,需要再做「通波仔」的機率高達五成。

肥胖及年長男較常見

阻塞性睡眠窒息症常見於肥胖和年長男性,因肥胖會令脂肪積聚於上呼吸道,使呼吸道變得狹窄,容易造成阻塞。患者睡覺時會呼吸不暢順,打鼻鼾是最常見症狀。一項大型研究招募了一千三百多名來自新加坡、中國、印度、緬甸和巴西的心臟病患者,約半數人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他們於十八至二十歲時曾進行了「通波仔」手術。

有份參與研究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心臟中心專家指,睡眠窒息症患者睡覺時會反覆出現窒息情況,導致他們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減少,進而影響心臟功能。因此,患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的心臟病患者即使進行了「通波仔」手術後,若仍未能改善睡眠窒息症問題的話,會大大削弱「通波仔」手術的效果。而阻塞性睡眠窒息症患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健康者高出約一成五,專家呼籲患者應盡快接受治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