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報道】常見有女士穿着日本和服、南韓韓服拍照,但不時出現在電影和電視、香港的名物「旗袍」,卻甚少見有人於街上穿着。「每件旗袍都係藝術品,每個女士,一生都應該有一件靚嘅旗袍!」手縫旗袍逾半世紀、現年六十五歲的旗袍店老闆文師傅斷言,旗袍絕不會就此式微。
扎根土瓜灣四十年有多,文師傅多年來一手一腳為客人度身訂造旗袍,現已榮升「老闆」,「指揮」店內共六名製衣師傅。他透露,該店生意不錯,除了不少本地名人捧場,亦有客人由內地專程前來幫襯,店舖預約已排至明年中,即使每件旗袍售價動輒需數千港元,仍不愁「冇人着」。
「外國人會揀啲中國色彩濃嘅布料,要有龍、梅花、牡丹、鳳等等,平時着開旗袍嘅就會鍾意柔軟度高嘅真絲料……」文師傅娓娓道出不同顧客對旗袍的要求,又指店舖客源老幼中青皆有;少女會鍾情超短旗袍,母親、祖母級則會選擇短身旗袍加小外套,近年更多了大量年輕攝影發燒友帶同模特兒,特意訂造拍攝用的旗袍。
隨着時代進步,旗袍款式亦有轉變,風格加添「mix and match」元素,「以前傳統啲,選擇冇咁多,依家會做得新潮啲,如用lace(花邊布)做see through(透視),下襬又可能西式啲或者做拖尾……」文師傅亦不認同旗袍是「蝦人着」,因只需加少許點綴,就可令女士顯得高瘦、活潑,當中裝飾用的「花鈕」更是旗袍神髓所在,而該店的如意結、蝴蝶鈕、蜻蜓鈕等裝飾均為全手工製作,更於香港歷史博物館和理工大學都有展出。
由十多歲學師做衫至今,文師傅指現時行內確實面對後繼無人的危機,「旗袍做嘅難度高,好少人肯入行,老一輩師傅只會愈來愈少。」但他認為旗袍不會消失,因只有旗袍才最能展現女性線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