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貨櫃港競爭激烈

全球經濟近年持續下滑,內地與香港對外貿易同樣下行,令航運業及貨櫃港的業務大為失色。香港貨櫃港與內地同業的競爭亦轉趨激烈,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各出奇謀,力爭突圍。問題是內地政策調整迅速,業界往往錯失先機,另外,香港受制於程序複雜及官僚心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無法扭轉劣勢。

客觀而言,位於全球前三甲的貨櫃港吞吐量均下跌。今年首兩個月佔全球首位的上海港以標準箱(TEU)計按年跌百分之三點九,尾隨第二及第三位的新加坡及深圳港亦分別下跌百分之九點一及七,跌幅遠高於上海。

中央重視上海港的地位,全力協助上海港打造最優良貨櫃港,彰彰明甚。全球海運競爭激烈,迫使企業重組,中國亦不甘後人,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遠洋運輸(集團)與中國海運(集團)合併重組,新集團改名「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總部設在上海。

上海洋山港設備先進,佔地空間開闊,生產率不斷提升,經國家重組之後的超級海運集團,其船隊以上海為母港,未來氣勢將更盛。

面對未來全球航運業仍然低迷的局面,上海貨櫃港的戰略規劃向三個方向推進,即大力改進口岸環境、加固航運業樞紐港的地位,以及與國際海運企業合力開拓新航線。

香港貨櫃碼頭的處理量已連跌二十一個月,面對困境,在成本高企卻恰逢貨櫃運費下瀉的情況下,要扭轉頹勢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