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填塘毀林失控 雀鳥無處容身

受堆泥影響,雀鳥棲息地正被湮沒!繼天水圍出現泥頭山後,在雀鳥棲身地的元朗新田魚塘,及鄰近米埔的濕地,被揭發不少疑似存在多年的懷疑非法堆泥個案,其中在新田一處魚塘、濕地及鹿頸一處濕地都被堆泥,至今仍未復原,令原來綠油油的土地「遍體鱗傷」,雀鳥無處容身。環保團體批評規劃署由搜證到發警告信叫停違法行為,平均需時半年,亦欠積極跟進,再加上每年平均有逾百宗類似違例破壞個案,成功檢控的甚少,令情況惡化。

雀鳥棲身地元朗新田魚塘及濕地鄰近米埔,附近有黑臉琵鷺出沒,當中有兩幅魚塘及濕地被劃作「綜合發展及濕地改善區」地帶,然而多年來受盡破壞,規劃署卻對土地復原問題「歎慢板」,令生態大受破壞,本港水鳥的數量,由一三年的約六萬二千隻,至今大幅減少一萬隻,本港罕見的翹鼻麻鴨數量更急跌兩成。

規劃署促復原 填土反擴大

「呢個魚塘被非法倒泥,規劃署出咗信,要求地主還原土地,但對方似乎係挖走部分泥後灌水,到依家佢哋一邊挖番啲泥出嚟,但又喺水渠上疑似堆泥起橋,塘底嘅淤泥仍未清,究竟能唔能夠恢復原來面貌?」觀鳥會保育主任胡明川帶記者往元朗新田一個魚塘視察,發現魚塘由一五年四月到現時,仍有接近一半的魚塘被建築廢料填平,地政署所設的路障,仍舊被推開,更有不少大型車輛,停泊在填塘土地上。

原來,規劃署早於一四年六月,已向有關場地的註冊業主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要求對方一星期內中止填塘或填土工程。到一五年五月,才再發出恢復原狀通知書,要求三個月內把該場地恢復原狀,署方在今年四月視察時,發現在該場地及毗鄰的土地上,有新的違例填土工程。

另一幅被填的土地,位於距離該魚塘不遠的一幅濕地,那裏填土後仍鋪上瀝青,似乎未有進行復原工程。胡估計難以回復原狀,「大概○一年喺衞星圖,仲睇到係濕地,但舊年四月,我去睇過,已經開始有填土嘅情況出現,兩個月後,填土位置鋪上瀝青。」

遭定罪滿一年 業主懶補救

規劃署曾於一五年一月,向該場地的註冊業主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中止填塘或填土工程,通知書收件人因未有遵從通知書,在一五年五月被定罪。其後,署方要求今年一月前把該場地恢復原狀,惟今年三月視察時,發現該場地大部分地方,仍未按要求恢復原狀。

世界自然基金會環境保護主任(本地生物多樣性)劉兆強,曾多次到新田濕地監測,情況未見改善,他指,「有冇刮走到啲瀝青,刮咗幾多,其實好難睇得出,相信難以回復最初面貌。」

第三個地點是鹿頸雞谷樹下,有濕地懷疑被堆泥頭,該地盤被規劃為「農業」用途地帶,但地主在泥頭上種草。規劃署曾於○九年九月,向該場地的註冊業主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要求中止填塘或填土工程,隨後於一○年八月向通知書收件人發出完成指定事項通知書。

發警告信叫停 之後乏跟進

時至今日,記者所見,那裏種了一大堆野草,部分更有被曾燒過的痕迹,胡明川批評規劃署執法不力,「一○年之後,就冇再監察過,依家填土上面種嘅植物,亦唔係濕地上會生長嘅,好明顯冇真正復原。」她批評署方由搜證,到向違法者發警告信叫停違法行為,平均需時半年,及後,署方更不會多次跟進視察。

劉兆強表示,土地回復原狀固然重要,「但啲泥土會去咗邊度?會唔會一個泥土堆解決咗,又形成另一泥土堆呢?」他認為,署方應加強規管非法傾倒泥頭,「由一個地方搬去另一地方,啲泥都唔會消失,只係暫時解決咗被投訴嘅個案。」

規劃署發言人指出,上址三個地方,只有小部分位於政府土地。其中在新田的兩個地方,署方正考慮採取進一步執行管制行動。至於雞谷樹下的濕地,署方於一四年十月接獲投訴,指毗鄰有關場地的地方有懷疑違例填土工程,調查後發現未構成《城市規劃條例》下的違例發展,現就記者查詢再作出跟進調查,有足夠證據將按既定程序採取執行管制行動。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