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垃圾徵費在即 部門減桶不力

垃圾徵費計劃前期工作龜速,削減垃圾桶無期。距離最快可實施的垃圾徵費計劃只有兩年,惟統籌的環境局仍未有訂下削減垃圾桶及增加回收箱的具體目標,擁有垃圾桶最多的三大部門,除漁護署由一○年至今減少三成多垃圾桶外;食環署較去年只減少一成半,最離譜的是康文署,至今竟仍然是零減少,維持一萬九千多個;同時,全港公眾地方回收箱數目,竟不升反降。環保團體批評政府多個部門塞責,因據台灣等地經驗,垃圾徵費計劃前期工作需時五年,擔心本港到徵費實施時,市民為逃避支付家居垃圾徵費,將它拋進街頭的垃圾桶。

垃圾徵費計劃最快於一八年實施,在這兩年的前期工作時間,環境局負責統籌、落實及推行減少垃圾桶數目及增加回收設施,以免屆時市民為免棄置家居垃圾要收費,將家居垃圾拋進街頭垃圾桶。惟環境局至今仍未有具體目標,各部門只有各自為政。

康文署零進度

其中食環署、康文署及漁護署擁有近四萬個垃圾桶,惟在三大部門中,只有漁護署於減少垃圾桶的工作上最為積極,到一五年底約有一千九百個垃圾桶,較一○年減少約一千個,減幅逾三成;至於食環署,在一五年二月,有兩萬一千多個垃圾桶,到一六年二月,只減至一萬八千多個,減幅約一成半。最差的是康文署,在一六年三月,仍擁有逾一萬九千個垃圾桶,近年沒有減少數目。

雖然食環署指已較去年二月,減少一成半垃圾桶數目,但記者日前在旺角視察,發現「桶影處處」。單單在住宅區廣華街,約一百米路程已有八個食環署的垃圾桶;為遊客及購物熱點的一段介乎豉油街與登打士街的花園街,短短五十米路程,則有六個垃圾桶。

至於康文署轄下場地的情況更甚,例如在深水埗南昌街休憩處,垃圾桶多達四十二個,平均每隔十多步就有一個。而在美孚新邨附近休憩處,數分鐘路程,已經有十三個康文署的垃圾桶。

至於垃圾站上鎖問題,亦發現多個垃圾站均沒有上鎖,其中在大埔廣福坊垃圾站,長時間中門大開,有市民棄置大型垃圾及家具,也有清潔工指經常堆積未包妥的家居垃圾。

宣傳乏善足陳

除減少垃圾桶數目外,前期工作亦包括增加回收箱,惟據環保署數字顯示,設於全港公眾地方的回收箱,由一四年底的四千五百多個,減少至一五年底的四千四百多個。其中在東區,由一四年十二月的二百一十多個,到一五年十二月減少至一百八十四個;大埔則由一四年十二月的五百一十多個,減至四百八十多個。

此外,當局的宣傳教育工作更是乏善足陳。記者在街上隨機抽查二十名市民,他們均指沒有察覺垃圾桶數目已經減少,只有一名受訪者聽聞垃圾徵費計劃,但未知將於何時實施及如何收費,「到時真係落實,仲可唔可以拋垃圾喺垃圾站?唔得嘅話,又點執法?」

環團批「未做嘢」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指:「食環署減少垃圾桶數量至一萬八千多個,依家香港垃圾桶密度,係亞洲之冠,但有最多垃圾桶嘅康文署仍未做嘢!」他又指,現時距垃圾徵費實施時間只餘約兩年,政府要做好相關配套,因為市民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改變,屆時會為徵費計劃帶來阻力。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正檢視轄下場地的垃圾桶設計和數量,及回收箱使用情況,藉以配合環境局政策及措施。食環署發言人指出,正研究在一六至一七年度,進一步在各區街道減少垃圾桶數目,但減幅未定。漁護署發言人稱,自一○年始因應個別遠足路徑情況,逐步減少部分路段的垃圾桶數量。

環境局發言人指已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督導及統籌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的籌備工作,包括制訂有效的實施計劃,開發相關配套系統,及推行社區參與計劃等。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