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時進時退的知識分子政策

「五一」前,中國最高領導發表講話,稱「對來自知識分子的意見和批評,只要出發點是好的,就要熱忱歡迎,對的就要積極採納;即使一些意見和批評有偏差,甚至不正確,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寬容,堅持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時而改造 時而爭取

對於這段話,各有不同解讀。例如裏面提到「批評的出發點」,有人會探究這段話的出發點是甚麼?判斷批評對錯、偏差的標準是甚麼?誰來決定?以及「三不」背後的弦外之音:是不是「辮子、帽子、棍子」一直存在,只是用不用要看情況而已。

解讀話語不僅是技術分析,更重要是看話語包含的政治心理和出台的時代背景。類似的話,五七年「反右」前毛澤東說過,結果是引蛇出洞開啟了知識分子乃至整個民族幾十年的厄運。《憲法》明文賦予公民言論自由,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公民是國家的主人,現在主人在自己家說話都要看人臉色,這其實不是包容和寬容,而是恩賜和皇恩浩蕩。

中國知識分子大概是最命途多舛的一個群體。共產革命是以外來思想和以工農為主體的暴力革命,而知識分子本能地對任何思想警惕,對暴力排斥,因此他們從一開始就被視為革命不徹底的「軟骨病」患者,是被爭取和改造的對象。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毛澤東曾把過去中國的知識分子比作毛,認為他們附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五張皮上,暴力革命革掉了前三張皮,社會主義改造革掉後兩張皮,知識分子最後只能附在無產階級身上。因此,領導革命的共產黨建立的國家,其憲法第一條中知識分子沒有明確地位,其政治邏輯是合作就給你民主,不聽話就予以專政,但建設少不了知識分子,於是後來的意識形態又修正為「知識分子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予以爭取團結。

一個群體或階級的地位不僅取決於政治的規定,更主要是人們的心理認同。雖然意識形態認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但《憲法》序言又稱「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種並列關係,顯然認為知識分子和工農不同。而在現實中,知識分子不認為和工農是一家,老想啟蒙他們;工農也不認為和知識分子是一家,老想改造他們。

重提三不 張弛收放

說白了,知識分子表現出的思想先進性和現實批判性,始終是改造、團結、統戰、利用的對象。從潛在的敵人、蠱惑人心者、麻煩製造者、不可或缺者、潮流引領者,程度或有增減,性質並無變化,在統治集團看來,知識分子總是懷有二心、永不滿足。

鄧小平改革開放,大幅糾正了毛時代對知識分子的改造,開始傾力使用重視,但當知識分子要求更多自由和權利時,他接連搞清除精神污染、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矛盾最終在八九年激化。江澤民時代提出「三個代表」,第一條就是共產黨代表全國人民的利益,淡化階層差別,搭建黨和知識分子的一體化認識。胡錦濤時代強調和諧社會,調和階級,對知識分子不做刻意的區分。

最近幾年,先是文藝座談會,再是春晚政治化、媒體要姓黨、網絡不能烏煙瘴氣,刻意強調對知識分子的政治要求。現在重提「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雖是對前一段的張弛收放,卻讓人想起文革後「撥亂反正」的政治話語。再聯想三年前上台伊始「共產黨要容得下尖銳批評」的表態,人們不禁要問:對知識分子的態度是進是退,還是時進時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