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旅遊業慘淡經營

「五一黃金周」效應不再,旅遊業慘淡經營,導遊失業者眾,用「坐困愁城」來形容非常恰當。

一葉知秋,其他與旅遊業關係密切的行業也受到拖累,人人自危。就連反水貨客的激進派也改變態度,聲稱不反對內地個人遊旅客,可見不景氣感染力之強,連社運人士的攻擊性亦有所收斂。

全球經濟低迷,不確定性令各國政府戒慎恐懼,本港是小型經濟體,服務業佔GDP的九成以上,最易受到外來的衝擊,而且與新加坡、南韓及台灣不同,本港絕大部分公司為中小企,即僱員在百人以下,營運能力脆弱,經受不起不景氣的打擊。

早前生產力促進局的調查顯示,若經濟持續惡化,或會有兩成中小企年內面臨結業,更有百分之五受訪企業表示會於三個月內結業,情況相當嚴峻。須知中小企的僱員較多為低收入人士,飲食業職工總會日前披露上月中以來,已有最少十八家酒樓或食肆結業,涉及一千零七十五名員工。

旅遊業期望政府向中央爭取開放更多個人遊的城市,同時恢復「一簽多行」的安排,在短期內根本難以落實。特首的回應僅是虛應周旋,而從促進和諧社會的大局考慮,中央亦需要觀察民意的反應,才會重新審議。旅遊業要自強,不能寄望「外力」。今年財政預算案已經向旅遊業加碼,不過短期內難望扭轉頹勢。有政黨倡議政府下半年推出三千元消費免稅額以刺激內需,值得政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