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人工島22圓筒移位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飄移情況愈揭愈嚴重,除安全隱患外,更埋下超支的炸彈!路政署昨終於承認人工島現有多達廿二個鋼圓筒向外伸延三米以上,約佔全部鋼圓筒總數的四分一,當中更有十七個需要加固,其中十一個由承建商自資,餘下六個由政府支付加固費用,但會與承建商「講數」,追討部分費用。路政署拒絕透露涉及多少金額,強調有足夠應急費用,有信心不用向立法會追加撥款,然而,工程界擔心人工島飄移影響其他接駁工程,最終大橋工程或超支。

人工島填海工程近日接連爆出飄移醜聞,路政署署長劉家強昨終現身解畫,他先死撐:「所有圓筒都有輕微、不同程度向外伸延,幅度較預期多些,是普遍的」,但在記者追問之下,不得不承認人工島有多達廿二個鋼圓筒向外伸延三至七米,需要處理,當中十七個要加固(見表)。該廿二個圓筒當中,九個在北面、十個在東面、三個在南面。至於飄移問題是否趕工所致,他只稱:「大家都想早點做完,但不會犧牲安全和質量。」

稱與承建商講數 毋須追撥

劉家強表示,十一個鋼圓筒的加固工程是承建商自資做,其餘六個因工程落後,由政府指示承建商加固,所以費用先由政府支付,但會與承建商商討費用,因有部分是他們的責任,政府會追討相關費用。劉家強拒絕透露涉及金額,稱正與承建商「講數」,又強調有足夠應急費用,有信心不用追加撥款,而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仍以二○一七年底完工為目標。劉又指出,由於海底淤泥分布和質量比預期複雜,該署計劃聘請獨立專家,檢視人工島海堤最新情況,檢討結果將為未來的不浚挖式填海工程提供參考資料,預計需要半年時間完成報告。

團體轟路署唧牙膏式交代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則稱,值得關注的是人工島飄移已影響到其他接駁工程,需要更改設計,反映當局最初無做足風險評估,由於判斷錯誤,承建商可向政府索償,最終或令工程超支。他又批評路政署交代得不完整,人工島飄移還有甚麼潛在影響:「每次都係講少少,唧牙膏式回應!」另一方面,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去信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要求開會討論人工島飄移事件,邀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和劉家強出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