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任志強問題的實質與輿論反轉

任志強微博被關,遭受類似文革語言的媒體大批判以來,由於其黨員和紅二代身份,很多人抱着看熱鬧的態度,認為這是黨內鬥爭,關普通人何事?在黨國一體的制度下,以中共的執政地位和自上而下、無孔不入的影響,剝離黨的因素討論現今中國的任何問題都不現實。是黨員,不見得人人、事事都和黨一致;不是黨員,也不見得就和黨不一致,可以忽視黨的政策。

言論自由停留紙上

任志強是黨員不假,但這只是他的政治身份,從他這些年的網絡影響和一貫的言論來看,他還具有公共身份,不管是網民、公民還是意見領袖。他的表達和目的,更多的是呼籲爭取普遍意義上的言論自由、公民權利,而不是黨內民主和黨員權利。否則依他的聰明,不會選擇這樣的表達方式和表達場合。

任志強的問題因言論而起,對他的打壓目前也是言論層面。一方面強行關閉微博,不許當事人說話,刪除支持他的言論,包括中央黨校蔡霞教授的聲援文章;另一方面大肆操控輿論,從政治、道德和人格方面進行批判。就事說事,任志強問題的實質就是事關每個人的言論自由。儘管他和普通網民的身份、影響不同,但如果連他都不能表達,其他人的言論空間更是可想而知,憲法第三十五條確認的公民享有言論自由,就永遠停留在紙上。

因此,在這個事上,支持任志強就是支持言論自由,換個溫和的說法,是否容得下不同的聲音。這一點對於有八千多萬黨員的龐大組織內部,以及更為龐大的體制內、體制外人員,更有意義,也更為人所關注。

開始批判任的主要是北京市委千龍網、團中央的中青網等,雖然來勢兇猛,但輿論影響和政治級別並不是很高,所發文章都是政治口號、道德醜化和人格詆毀,除了洩憤和造勢,並沒有多少理論和法律上的說服力。作者都是揣摩政治風向的投機文人,轉載的也多是跟風的地方網站。

不能總是自己打臉

而且輿論很快有了不同的變化和高級別、講道理的媒體文章出現。先是中紀委、監察部主辦的《中國紀檢監察報》,發表「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用歷史上直言進諫的例子似有所指。接着讀者更多的中紀委網站轉載此文,級別更高的中共中央直屬的求是網也跟進轉載。隨即最高級別的《人民日報》發文「有的領導怕丟面子,不聽群眾逆耳之言」。沒必要揣測這是甚麼信號,但在這個時機,至少說明黨內、體制內有希望包容不同聲音的表達。

而這種表達也總能在最高領導的講話中,找到各取所需的部分。比如習近平上台後,講過「共產黨要容得下尖銳批評」,現在就不斷被人提起。更為直接和及時的是,習近平最近又號召重溫毛澤東的文章《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官方專門向全國發了學習通知。有意思的是,這篇欽點的文章裏竟然有許多支持任志強的內容。

比如文章稱:「不要在背後議論,有了問題就開會,擺到桌面上來討論。」任志強發微博表達不同意見,總比那些表面服從,但背後議論的兩面派要好。更有這樣的表述:「我們不僅要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我們當中還有犯過很大錯誤的人,不要嫌這些人,要準備和他們一道工作。」

不管黨內最終如何處理任志強,但黨內黨外都會用這些話語來為不同的聲音辯解。如果說中共早年的民主承諾早已忘記,那麼這些都是最新的表態。健忘可以,但不能總是自己打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