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惡鬥不休泛政治化氾濫

負責港澳事務的朝廷大員在兩會上說,香港勿將經濟問題泛政治化,切莫蹉跎歲月。

泛政治化在朝廷眼裏對香港始終是一個負面東西。多年前,朝廷官員就驚呼香港回歸後逐漸成了政治城市,政治爭拗不已,反對派「逢中必反」,甚麼事情都和「反中亂港」牽在一起,政治上搞上綱上線,把事態擴大,把矛盾尖銳化,香港成了「示威之都」、「遊行之都」。立法會內更是泛政治化,建制派、反對派議員壁壘分明,許多經濟、民生、文化、科技、社會議題、議案大家都戴着政治有色眼鏡,懷着不可告人之政治目的爭拗不休,這些年更是發展到「拉布」戰不絕,要癱瘓特區政府施政的地步。

對於香港泛政治化,朝廷、香江府衙、行政長官和香港各界沒少譴責,批評建制派和反對派互相指摘,把責任推給對方。結果,泛政治化愈來愈氾濫成災,不可收拾。政改之役後,更釀出了「旺角暴亂」,激盪出了本土派激進分離勢力、港獨勢力暴漲。

香港泛政治化的出現和難以遏制,根本原因在於回歸後香港最基本的政治問題沒有解決。政治問題不解決,鬥爭不已、愈鬥愈激,就會戰線無邊界擴大,到處氾濫,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如星星之火,風起燎原。

香港最基本的政治問題是甚麼呢?大家都清楚,是雙普選。這個問題由回歸引出,由「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帶出,且寫進了《基本法》。然而,甚麼是雙普選,香港應落實怎樣的雙普選,時間、路線圖等,中港都有重大分歧。剛開始分歧沒有顯現,大家都在摸着石頭過河,但當愈摸愈清楚對方的想法和自己完全不是一碼子事後,爭拗益烈,難以調和。而激烈的爭拗完全破壞了中港之間本來就很脆弱的互信,大家都愈來愈惡感對方,這種情緒更推動了泛政治化氾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