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筒可以吹穴位治病?坊間流傳以風筒熱風代替艾灸,聲稱有治療保健效果。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林榮聰指出,熱力可刺激穴位疏通經絡,治療身體疼痛。但風筒的熱風只會加快皮膚附近空氣流動,將水分帶走,反令皮膚乾燥;艾灸治療溫度穩定,除紓緩疼痛外,也有其他療效,兩者不能相提並論,中醫師不建議用風筒取代艾灸治療。
林榮聰表示,中醫治療其中一個原則是「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熱治療主要針對寒證,包括痛證和和局部疼痛,中醫稱為痹證。痹證由於人體氣不足,風、寒、濕等外邪入侵局部經絡,令血氣阻滯而產生疼痛。中醫師會在病人感到疼痛的位置或選擇一些與血氣相關的穴位,例如背部的膈俞、下腹的氣海和關元,以及腿部的足三里和血海等穴位施灸,可紓緩痛楚。
對於脾胃虛寒人士,例如腸胃不適、四肢冰冷、小便不利或女性白帶多而質稀,中醫師可選擇腹部為主的穴位以艾灸治療。
溫熱治療是燃燒由艾葉製成的艾絨,於疼痛部位或穴位對上一段短距離盤旋。林醫師稱,艾灸治療發出的熱力可將阻滯的經絡疏通,紓緩痛楚,治療虛寒疾病。當病人皮膚出現潮紅,或相關部位感到熱力擴散,便可達到效果,每次治療約十五至廿分鐘。由於艾灸治療需燃燒艾絨,有一定危險性,故病人必須跟從中醫師指示,才能自行使用艾灸治療。在家自行治療時,要準備一桶水,治療後將艾絨弄熄。
他認為,溫熱治療適合男女老少。但皮膚對熱力或艾味敏感人士、嚴重糖尿病患者,以及經常心煩失眠、口乾、小便黃、大便乾等陰虛火旺人士則不宜。另外,中醫師也不建議在面部施灸。若病人家中環境空氣不流通,未必可安全地使用艾灸治療,可選擇在中醫診所進行。
坊間流傳以風筒吹拇指與食指間的合谷穴可以通鼻塞,吹小腿的足三里可以治療食滯等風筒熱力穴位療法。林榮聰指出,中醫使用艾灸治療歷史悠久,艾葉含有的化學成分在燃燒的過程中釋出,有消炎殺菌、平喘鎮咳和活血化瘀等功效,其藥性是風筒不能取代的。
記者蘇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