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到病除:防病毒傳播 首要控蚊患

巴西患小頭畸形症嬰兒大增,懷疑與由蚊傳播的寨卡病毒有關。此外,過去兩年香港周邊地區登革熱病發率特別高,顯示蚊子數量可能因為氣温的緣故而迅速繁殖。無論是寨卡病毒、登革熱,抑或日本腦炎,最重要是控制蚊患,家中不要有積水,在戶外有蚊的地方要採取防蚊措施。

市面上有很多預防蚊咬的產品,例如:蚊怕水、驅蚊貼乃電子驅蚊器等,各品牌的成分及所含分量都不同,究竟哪種成分較為有效?更有甚者是產品並不標示任何成分,選購時有甚麼注意事項呢?

DEET成分驅蚊液有效防蚊

具驅蚊作用的成分有DEET(避蚊胺)、Permethrin。要有效防止被蚊叮,應採用含DEET成分的驅蚊液。Permethrin是另一種有效的驅蚊劑,但主要用在衣物、露營用品上,不適用於皮膚。此外,香茅油或其他從植物提煉出來的油類,它們的效用與低濃度的DEET差不多。

DEET的濃度愈高,保護的能力愈久。如果需要長時間在戶外(超過三至四小時),可選擇含較高DEET成分的驅蚊劑,但高過50%時則顯示不會再有額外的效果。如果只是外出一段短時間,可用含量低於20%DEET的產品,因過高濃度容易導致過敏出現。兩個月以下的幼童不建議使用含DEET成分的蚊怕水; 亦不建議使用濃度高過10%的DEET蚊怕水於兒童身上。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