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政府花了不少時間覓地建屋,但供應量仍未追上需求,主因是不足夠熟地建屋。有人提議不如發展郊野公園用地,或解決丁權問題,但有政府中人對此並不樂觀,認為兩項提議都會徒勞無功,因為政治爭議程度對比可以覓得的土地,成效不成正比。說到底,政府怕了環保團體及鄉紳的反對,相信這兩個如燙手山芋的提議,或會留待下屆政府處理,令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毋須一步一驚心。
特首梁振英一直關心土地問題,每年施政報告都會有相當篇幅談及政府覓地建屋。近年政府主力尋找市區插針地、綠化地帶以至俗稱棕土的棄置工業用地,以及中長期發展新界東北等新發展區,甚至提出新概念,考慮發展郊野公園建屋,再以免補地價售予首次置業青年人。而政府要面對的另一燙手山芋,就是新界原居民興建丁屋,需求無限但土地有限,令多屆政府都不敢正視丁權問題。
有政府中人分析,其實發展郊野公園並不容易,最大成本是要發展道路、水電等基建,但涉及的土地均是陡峭斜坡,發展潛力有限,加上一旦要發展某幅郊野公園用地,就要去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申請將該地剔除於郊野公園範圍,要過到一班環保團體背景的委員,難度甚高。不過,「梁粉」劉炳章早前提議在大欖郊野公園中、接近大欖隧道覓地建屋,政府中人就指地點較接近公路,認為可以考慮。
至於丁屋,政府中人認為鄉村式用地不多,就算徵用土地,都唔會起到很多樓,但指政府可能會以「截龍」方式解決丁權問題。政府中人指,未來政府會繼續朝發展綠化地帶、改劃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以至發展棕土等方向覓地建屋。另外,自九十年代發展天水圍、將軍澳及東涌三個新市鎮後,政府因各種原因停止開發新市鎮,現時政府目標是發展新界東北、東涌東、西及洪水橋,以至中部水域人工島,如果能夠完成上述項目,相信不用打郊野公園及鄉村式用地主意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