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春社及香港觀鳥會昨日及本月十六日舉行第十屆「塱原收成節」,料有千名市民參加。環團今年首次與薄扶林村合作,由村民協助收割,而塱原的稻草會用來製作該村今年中秋的舞火龍,巧妙將兩項本土文化結合。
首次與環團合作的舞火龍師傅吳江乾指,一條長三十米的火龍需用近一百公斤的稻草製作,自八十年代起附近的牛房關閉,再無供應本地稻草後,就要向內地購買。
今次獲得塱原的本地稻草色澤較好兼乾爽,覺得非常有價值,「稻草代表根同鄉土人情,今年終於再出現百分百本地製作嘅舞火龍」。但吳師傅慨嘆紮火龍手藝無人傳承,只希望自己「有一百歲命可做到一百歲」。
雖然昨日下雨,但無損收成節參加者雅興,不少家長及小朋友穿上水靴、踩着泥濘收割馬蹄。首次與三歲子參加收成節的關太說,活動可讓兒子了解大自然生態;徐太則指,其三歲女兒或不知道食物的來源,今次參與收割望令她學懂珍惜食物。不過若市民想參加本月十六日舉行的第二日「塱原收成節」將要失望,因今年已有多達三、四千人報名,超額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