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政局無寧日孰令致之

日前與朋友吃飯,慨嘆今日的政治氣氛令人感到煩悶,大家對特區政府的表現感到失望,希望能有民主,以提高政府的認受性,從而改善政府的施政能力。但對民主的發展,中央政府又多方設限。

泛民勇於爭取民主,但又未能與中央尋求共識,以致民主發展停滯不前。如此政治困局,大家都看不到前景,也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走下去,兩大政治陣營繼續針鋒相對,各方都會成為輸家,而最大的輸家就是普羅大眾,因為社會未能與時並進,經濟及民生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今日香港的政治困境,問題的成因不少是源於政府的表現及制度的不完善。有時官員指摘某些政黨及某些議員為抗爭而抗爭,但如果政府能發揮更好,議員不可能無理取鬧,因為大部分市民眼睛是雪亮的,也是明白事理的。例如有些議員經常在立法會發起拉布,連有關民生的議題也拉布,主流民意是不會支持的。議員能夠發難,是因為他們找到政府的不足。如果政府政策制訂配合民意,可以減少市民的不滿,也減少政治紛爭。

香港人對民主訴求很清楚,市民會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爭取民主的決心,激烈些的有雨傘運動,恒常的有示威、抗議、簽名運動、電台發聲等。今次區議會選舉,也是香港人爭取民主的集體表態。因此民主發展的洪流不會停下來。如果中央及特區政府是阻礙民主發展的絆腳石,只會引起港人的不滿,引發龐大的反中央、反政府力量。這樣香港的政局只會永無寧日,大家便要付出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