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當選奇迹 隨時由榮變辱

古代世界七大建築奇迹,人們耳熟能詳。英國傳媒從全球各地即將竣工的建築物之中選出現代世界七大奇迹,港珠澳大橋榮列其中,而且排名高踞第三位,的確是一件喜事。不過市民與有榮焉的同時,又感到忐忑不安。由於大橋香港段跟不上進度,原定明年底通車勢必延後,令人擔心大橋由榮耀淪為恥辱,變成港府施政無能的見證。

港珠澳大橋是國家級重點項目,如今再獲得國際社會關注,這不是無緣無故的。現時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是山東的膠州灣大橋,全長四十一公里,這一紀錄將被全長五十公里的港珠澳大橋取代。事實上,港珠澳大橋不僅是最長的在建跨海大橋,也是難度最高、技術最先進,漫長的海底隧道由三十三個巨大鋼管對接而成,對接難度堪比太空中的飛船與太空站對接,加上防風、防撞、防地震標準都極高,一旦建成通車,將成為世界性的地標式建築,獲選現代七大奇迹可謂當之無愧。

回歸以來,香港諸事不順,競爭力每況愈下,港珠澳大橋橫空出世可起到沖喜作用。大橋建成後,從香港到廣東西部,由三小時車程大幅縮短為半小時,對加速香港與珠三角的經濟融合大有裨益,工程備受重視也就不足為奇。惟令人失望的是,大橋命途多舛,一拖再拖,好不容易二○○九年由中央拍板建造,不料遭到司法覆核,耽誤近兩年時間,工程費用額外增加六十多億元。所謂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儘管當局千方百計追趕進度,但事與願違,大橋建造一波三折,事故不斷,造成工程延誤及超支。在此期間,香港物流業正不斷衰落,昔日的世界第一貨櫃港,如今已淪落到第五位。有人質疑大橋有朝一日建成通車也可能淪為大白象工程,並不是沒有根據。

大橋香港段好事多磨,昔日的香港效率已經一去不復返。反觀珠海段建造順利,明年底完工已是成竹在胸;澳門段雖然也有延誤,主要是等候隧道鋼管沉降,這是在預期之內,再說澳門方面有後備方案,可以確保如期通車。由於香港方面趕不上進度,拖了珠海及澳門的後腿,明年底通車計劃勢必成為泡影,而對最長跨海大橋新紀錄的確認也會延後,怎麼說都是一件憾事。

近年香港基建工程無一不延誤,無一不超支,早已見怪不怪。然而港珠澳大橋是「一國兩制」下連接三地的跨境工程,不可避免有互相較勁、競賽的意味,幾年下來,港珠澳三地政府的施政能力高下立判。無獨有偶,廣深港高鐵也是國家重點工程,全長逾一百公里的廣深段早已建成通車,而全長僅二十多公里的香港段卻至今仍在拖拖拉拉,完成無期,這不是恥辱又是甚麼!

香港實施「一國兩制」,原意是香港這一制優於內地那一制,但十多年的實踐證明,事實是恰恰相反。「港人治港」令人失望,「一國兩制」荒腔走板,從港珠澳大橋的命運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