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地移位 疑事前勘探失準

【本報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首度採用「不浚挖式」填海方法興建,有別於挖掘淤泥後再回填沙料的傳統方法,新技術是把一百三十四個巨型鋼圓筒,以穿越淤泥的方式插入海床,然後將惰性建築物料及沙料回填到鋼筒內,被視為較環保的填海方式。結果,卻出現填海土地「飄移」,政府雖堅稱情況屬正常,但工程專家則異口同聲不敢苟同,更直指填海土地移動六米至七米是不尋常,有專家更懷疑是事前勘探海床不準確,以致鋼筒插入淤泥的深度不足,在填料擠壓過程中令填海土地出現移動。

本身是工程師的公共專業聯盟召集人黎廣德指出,海底沉積一層如潤滑劑的淤泥,傳統填海方式是直接挖走淤泥,而路政署為了避免挖泥引起海洋污染問題,及毋須覓地堆放淤泥,因此香港口岸改以「不浚挖式」填海,先將鋼筒壓入淤泥層及海床,建造海堤後,再在中央以同一方式建造人工島填海部分。

鋼筒插淤泥 不夠深或「跣胎」

鋼筒填海的原理是要以填料的重量,壓實淤泥並將當中的水分「唧」出,黎指若鋼筒插入淤泥層的深度不足,填海土地就會在淤泥上如「跣胎」般移動,本來填海地有輕微移動及沉降屬正常,但移動達六米至七米便不尋常。「口岸要駁埋香港接線、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同埋跨海橋,你打樁落去之後塊地移位,條樁都會斷,所以只能夠停工!」

壓實沉降固定 隨時要等幾年

他估計,有可能是工程的勘探工作不準確,以致鋼筒插入淤泥的深度不足,如果要等待填海土地壓實及沉降固定,短則需時半年,長則可達數年。

前工程師學會會長黃澤恩認為,由於沙料注入填海範圍後會產生壓力,若壓力不平均,可能會令人工島移位,又指移動了六米、七米的幅度算大,如人工島廣泛填海地均有移位,應盡快停工深入調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