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肌張力障礙症及原發性震顫症等,均是常見的運動障礙。伊利沙伯醫院神經外科副顧問醫生潘德立表示,運動障礙有年輕化趨勢,病症多以藥物治療,但藥物副作用多,病人亦可能「食純咗隻藥」,加重劑量亦無法再控制病情。醫生的最後「撒手鐧」,透過深層腦部刺激術改善病人運動能力。病人術後平均可減一半藥物劑量,有病人不用再坐輪椅,可自行上街。
五十三歲的林振華,○八年發現夾餸時手震,後來更感肌肉無力,○九年求醫確診柏金遜症。他初期以藥物可控制病情,但其後病情急轉直下:「有一晚瞓瞓吓醒咗,全身上下都郁唔到,以為自己癱咗。」
林太對丈夫的疾病感到無助,她哽咽說:「佢食飯想叉住啲食物,隻手不停震,搞到周圍都係,吞嚥又有困難。」除了起居飲食需別人照顧,林振華的情緒亦愈來愈差,每晚不能入睡,體重下跌,身高五呎九寸,卻只有一百一十磅。林振華去年在伊院接受深層腦部刺激術,於大腦植入電極,及在鎖骨下植入電池及儀器。術後病情漸受藥物控制,現時肌肉協調能力恢復八成,可以照顧自己,並積極重投工作。伊院由○四至一四年間,共有五十名病人接受此手術,大部分病人術後的活動及運動能力有進展,並可減藥。
潘德立解釋,深層腦部刺激術主要是在病人丘腦下核植入電極,產生電流調節腦內訊息。病人需半身麻醉,以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確定腦部位置,並以三維定位系統鎖定丘腦下核,然後放入電極。由於電極移動到不同位置會產生不同的細小聲音,因此電極接駁微型錄音筆,以聲音進一步確定電極安放在丘腦下核。啟動電池後,確保病人不會因為電流而致眼或嘴歪。
手術第二部分是在病人鎖骨以下的皮下位置植入電池及儀器,病人需全身麻醉。潘德立說,電池一般有六至七年壽命,日後或再做手術更換電池。他說,大部分病人術後需要一段時間調校電流,若電流不正確,病人可能出現舞動症,或情緒問題,變得衝動、有賭博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