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負擔年年增 哪堪鉛水添沉重

悠長暑假結束,同學們收拾書包,收拾心情,高高興興上學去。但對家長尤其是基層家長而言則是五味雜陳,除了關心孩子學業,為上學費用年年上升煩惱,今年更因鉛水危機爆發、學校紛紛淪陷,家長們又多了一份憂愁。

新學年開始,有關注機構訪問部分低收入家庭,了解他們對幼稚園教育及收費的意見,發現高達八成六家長在支付子女學習開支上有困難,當中五成選擇自己補貼,四成八不得不節衣縮食,三成二則會領取免費食物,還有兩成二更會向親友借貸。香港是國際大都會,一方面港府窮得只剩下錢,另一方面是基層家庭為孩子上學開支而愁眉不展,港府為富不仁可見一斑。

同樣是特區,澳門多年前已實現幼稚園義務教育,港府名義上也將幼稚園免費納入政綱,但一拖再拖,只是以所謂的學券應付輿論。問題是學券金額有限,而且只資助半日制學校,基層家庭即使能享受學券及其他津貼,最終仍要大破慳囊。正如有受訪家長訴苦,每年需為就讀幼稚園的孩子補貼萬多元的雜項費用,家庭開支捉襟見肘,已無力參與幼稚園舉辦的親子旅行,擔心有損親子關係。不錯,別的孩子旅行有家長陪同,自家孩子只能孤身前往,做父母的不能不感到心痛與內疚。

事實上,即使小學及中學已是義務教育,不用交學費,但教科書連年加價,加上其他雜項開支,仍然是基層難以承受之重。現時中小學教科書動輒三、四千元一套,若家中有兩個或以上孩子,開學就需要近萬元,相當於基層家庭一半以上的月收入。全港目前有三十多萬基層學童,受經濟條件限制,每逢新學年,家長只能購買二手書及二手校服,才能勉強支持小朋友學習。何況現在學校提倡「一人一體藝」,新高中又要求學生參與「其他學習經歷」,這些課外活動在在需錢,令基層家長百上加斤。有團體昨日發起學生及家長請願行動,敦促港府增加學習津貼,減輕家長負擔,完全是出於無奈。

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香港貧富懸殊甚至出現跨代貧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清貧子弟輸在起跑線上。更令人憂慮的是,鉛水危機爆發近兩個月,愈來愈多學校捲入其中,無數學童健康受威脅,但教育局在學校驗水問題上進退失據,一時「不鼓勵學校自行驗水」,一時要求學校「留意驗水的時間、方法、是否準確」,說到底就是推卸責任。更有新建成的公屋需要更換水喉管道,啟用無期,不少已為子女安排轉校的準住戶大失預算。小小學童就要跨區上學,舟車勞頓,這一切不都是港府無能、官僚無心之過嗎?

眼下的香港,衣食住行樣樣難,生老病死皆不易,少年早識愁滋味。開學本來是高興事,如今變成愁苦事,書包裏裝的何止是沉重的課本,還有家長沉重的經濟負擔,以及鉛一般沉重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