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為何不懂化危為機

何謂冥頑不靈?教育局完美地演繹了這句成語!鉛水事件,本來完全跟教育局沒有關係,就算有學校的水含鉛量過高,亦不屬其直接責任,只要教育局按照正常、合理的程序,抱着急市民所急的態度,讓公眾特別是家長們見到教育局的效率及對學生的關顧,本身是一個可以「得分」的機會。可惜,由事發至今,幾乎每一步都是錯的!

當全城家長都寄望教育局會主動為學校驗水,以釋除疑慮,但教育局偏偏不做,只為部分學校加裝濾水器就好像皇恩浩蕩,好像所有問題都解決了。難道教育局認為,家長不想知道學校的水質如何嗎?其實,家長想了解清楚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確保子女的健康。在學校加濾水器而不驗水,就好像告訴家長們:「水是有毒的,但過濾了就沒有問題!」家長還會放心讓子女飲用嗎?

當事件愈鬧愈大,接着教育局就出聲明,表示「不鼓勵學校自行驗水」,我接觸了不少教育界人士都氣上心頭,批評之聲不絕。之後卻又急急刪除,改為叫「學校留意驗水的時間、方法、是否準確云云……」教育局這種說法猶如跟學校割裂。如果教育局清楚本身的工作及使命,應該向學校作出指示,提醒學校如何才能準確地驗水;但聲明的態度卻是「你鍾意驗就驗啦,唔準唔關我事!」將統籌及管理的角色變成諮詢機構,教育局可謂開創決策局先河!

其實教育局要做的根本不複雜,只需即時為全港學校驗水,再為水質有問題的學校安裝濾水器及盡快更換喉管,以釋除每一個家長的疑慮。此外盡快成立專責小組,為受鉛水問題影響的學童,特別是發現有學習及語言能力遲緩的小童,提供專門的協助,好讓情況若進一步惡化,做了應做的事,協助政府紓緩壓力!但,太遲了!